梁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尾,地處閩江入海口,形同馬的尾巴,地低而土軟,要建廠就得清理地基,類似現在的“三通一平”。他們先打入五千根木樁,加固岸基,填高近兩米的土層,然後遍植榕樹以固定廠房、船塢的周邊。沈葆楨帶頭栽下了第一棵榕樹,然後揮筆寫下一副對聯,懸於船政衙門的大柱上:
以一簧爲始基,自古天下無難事
致九澤之新法,於今中國有聖人
他要引進新法,以精衛精神,一筐一筐地填海築基,開創近代中國的造船大業,不信事情辦不成。
“權自我操”,逆流而上,沈葆楨快刀斬亂麻
沈葆楨坐在船政衙門的大堂上,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工地、堆積如山的物資,特別是門外榕樹上那些七長八短、隨風舞動的氣根,心亂如麻。
“船政”是一個洋務新詞。是指海防及與船艦有關的一切事務,包括建廠、造船、辦船校、買船、延請外國專家、制定相關政策、辦理對外交涉等等。總之,都是過去沒有過的新事,所以專設一個“船政衙門”,直屬中央,類似我們改革開放初的“改革辦”“特區辦”。
一八六六年的世界,西方工業革命已經走過了一百年。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都有了橫行世界的蒸汽機艦隊,而中國還在海上搖櫓划槳或借風行船。思想開放的左宗棠,曾在杭州西湖裏仿造了一條小洋船,但行之無力。逐決定引進洋技師、洋工匠開船廠、辦船校。
新事物一開始就遇到保守勢力的頑強阻撓,還沒有造船,就先是一場思想大論戰,這很有點像中國改革開放初的“真理大討論”。許多朝中和地方的大員說,只要“以忠信爲甲冑,禮義爲幹櫓”就能戰無不勝,“何必師事夷人”。左宗棠痛斥這幫迂腐之臣,他上書說:“臣愚以爲,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泰西巧,而中國不必安於拙也;泰西有,而中國不能傲以無也。”“安於拙、傲以無”,左宗棠尖刻地畫出了保守的當權者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