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診斷 A Diagnosis of Death (第4/8頁)
常青藤語言教學中心編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知道你們會把它叫做幻覺,”霍弗說道,“不過也沒關係。”緊接着,他開始講述他經歷的那個故事。
“你們都知道,去年夏天,我曾到一個名叫梅里迪安的小鎮避暑度假。我原本打算借宿在一個親戚家裏,可是不巧的是,這個親戚突然生病了,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尋覓其他的住所。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我終於找到了一套閒置的寓所,於是租了下來。這套寓所曾住着一個古怪的醫生,名叫曼納林。幾年前,他突然離家外出,從此便失去了消息,連這寓所的代理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這套房子是那個醫生自己建造的,他與一個老僕人一起住在裏面,一住就是十年。但是來找他看病的人一直寥寥無幾,所以,沒過幾年他就徹底放棄了醫生這個行當。不僅如此,他幾乎從社會中消失了,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隱士。我從一個鄉村醫生那裏獲得了一些關於他的情況——這個鄉村醫生大概是唯一與曼納林有過聯繫的人。他告訴我,曼納林在隱退期間,曾致力於一系列非同尋常的研究。後來,他把這些研究成果寫成了一本書。但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獲得同行專家的認可。究其本質原因,是那些同行專家認爲曼納林的精神有些不正常。我沒有看過那本書,現在也記不起它的書名了。不過,我倒是聽說那本書詳細說明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理論。曼納林堅持認爲,許多人的死亡日期可以在他們的身體還健康的情況下進行準確預測。一般來說,預測的時間可能比真正死亡的時間要早幾個月。不過,我想,最多也不會超過18個月。當地有傳言,說他曾經進行過數例死亡預測,或者按你們的說法叫做死亡診斷。奇怪的是,凡被曼納林預測過死亡日期的人,都在曼納林告誡他們的日期突然死去,並且死因不明。不過,話又說回來,所有這些都與我真正要說的無關,所以,你們就把它當做醫生的笑談吧。”
“寓所經過佈置,與曼納林居住時一模一樣。但是這種環境,對於一個既非隱士又非搞學問的人來說,顯得過於陰鬱了。而且,我覺得這種環境特徵已經感染了我,或者更確切地說,這間屋子之前的居住者的某些特徵感染了我。因爲,我覺得我總是處在一種前所未有的憂鬱情緒之中,而我的天性並非如此。我想,這種狀態肯定不是孤獨造成的。在這套寓所裏,沒有什麼僕人和我一起居住。不過,我也習慣了,因爲在我自己的家裏,本來就沒有僕人和我同住。你們也知道,我一貫喜歡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雖然不是爲了做什麼研究,但是,我的確沉迷於讀書的生活。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寓所裏的那種氛圍令人失落,你甚至會覺得有種邪惡的東西正在向你逼近。尤其是當我待在曼納林的書房裏時,這種感覺最爲強烈。事實上,那間書房是整個寓所中最敞亮、最通風的一個房間。書房裏掛着一張曼納林真人大小的畫像,而書房裏的一切似乎也全在這幅畫像的控制之下。不過除此之外,這張畫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畫像裏的曼納林氣質非凡,五官端正,五十歲左右的樣子,頭髮灰白,臉頰滋潤,眼睛中透着陰鬱和嚴肅。畫像中一直有某種東西在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對這個人的形象也越來越熟悉,久而久之,他就像鬼魂一樣纏着我,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有一天晚上,我拿着一盞油燈(曼納林的寓所還沒有煤氣燈)回臥室,途中經過這間書房。跟往常一樣,我在畫像前停了下來。在燈光下,畫像彷彿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表情,那種表情真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當時我非但沒有覺得害怕,反而對它產生了興趣。於是,我把油燈從畫像的一側移到另一側,想看一下光線的變化會給畫像表情帶來何種影響。就在觀察畫像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種想回頭看的衝動。當我回頭看時,只見一個男人穿過房間徑直向我走來!他的身體越來越近,當與油燈近在咫尺時,我藉着燈光定睛一看,原來他正是曼納林本人。當時的情景讓我感覺彷彿是整幅畫像在地面移動一樣。”
“對不起,我當時有點兒不高興,冷冷地對那個男人說,我好像沒有聽見你敲門。”
“他從離我一臂遠的地方走過去,並且舉起右手食指,做了個告誡的手勢,然後一句話沒說,又走出了房間。但是,我沒有看清楚他到底是怎麼出去的,就像我沒弄明白他是怎麼進來的一樣。”
“當然,不用我告訴你們,你們肯定會說這就是所謂的那種‘幻覺’,而我稱之爲‘幽靈’。因爲那個書房僅有兩扇門,其中的一扇門緊鎖着,另一扇門則通往臥室,但臥室並沒有出口啊。不過,我意識到這一點後的感受與整件事並沒有太多的聯繫,所以我也就不贅述了。”
“毫無疑問,在你們看來,這似乎只是很普通的‘鬼故事’,一個根據傳統藝術大師創立的常規思維模式編造的‘鬼故事’。如果情況真的如此,即便他編造的故事是真的,我也不會在這裏多費口舌講這些了。可是,事實是另外一個樣子,曼納林還活着。因爲,今天我還在聯邦大街上和他碰過面,他在人羣中與我擦肩而過。”
霍弗終於講完了自己經歷的故事,然後,兩個人都陷入了沉默,弗雷利大夫漫不經心地用手指敲打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