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說大越行之百年的路制,有效防範了地方擅權割據的可能,但同時也將相對前朝原本就狹小太多的疆域切割得太零碎,對地方制衡也太過了,行政效率極其低效。
這些年來,大越看似實行了路、州、縣三級行政結構,但對路司權力限制太過,除了路一級四大監司機構之間相互制衡外,對所轄州縣的管理、統制權力也一再被削弱,中樞基本上還直接插手州一級的軍政事務。
現在就算各地普遍設立制置安撫使,也很難實現真正的三級行政統治結構。
徐懷後續一定會繼續推進工造體系的大發展,新的生產模式,以及後續將陸續貫穿全域、新的砂石路交通體系,將令中樞對地方的管理、控制能力得以大幅度的加強。
倘若還繼續實施切割一方、過度壓制地方集權的舊制,就不合時宜了。
徐懷想着在新收復地,先一步到位實施有利地方集權的行省制。
這也是爲帝國將來更大疆域的擴張做準備。
行省制也並非徐懷完全空想。
早在魏晉時期,中樞執掌尚書省、中書省或門下省的重臣出鎮地方,會在地方設立行尚書省(臺)等機構總攬一地軍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