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不少廠的廠子弟畢業後只能當臨時工,在大集體企業幹活,有的甚至連這個機會都沒有,只能待業。
燎原總廠這樣,其實是逆風向的,她去教育局申請的時候,人家還都很詫異呢:“你們廠子已經有了這麼大的規模,還缺人嗎?”
燎原廠如今是不缺人的,許如意也說的明白:“我們主要還是對內培訓,職工們上滿了課程,總要給□□的。社會招生數量比較少,擇優錄取。”
這說法讓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很新奇:“你們的職工還要學歷?要學歷幹什麼?”
這年頭,工人們的學歷沒人在意,而且極爲參差不齊,有高中畢業的,也有小學上了兩三年大字不認識幾個的,甚至還有全文盲。大家都覺得,反正是操作機器幹活嗎?只要會幹不出錯,你管他什麼學歷呢。
可事實是,好技術的工人必須是會自主學習的,掃除文盲,養成他們的學習習慣,給他們進修的機會,甚至於跟職級工資晉升渠道掛鉤,很多人恐怕前途不止於此。
在許如意的年代,好多人都以爲數控機牀的操作,必須是大學裏畢業的高材生們才能做,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很多工廠,一些老師傅們培訓半年左右,就可以熟練掌握。
還有個例子,她上輩子從小在機械廠長大,父母的同事朋友都是她的叔叔阿姨,他們這羣孩子長大後,總會有說:“那誰誰家祖墳冒青煙了,父母倆大字都不認識,孩子居然考上了重點大學!”
那可不是人家父母不行,是他們那個年代,喫飽肚子活下來就不錯了,上了班又上有老下有小,哪裏有機會去學習。
許如意將自己的想法解釋了一下,不過顯然有點太前衛了,人家也不是很理解,一是工人培訓的學歷,只能是夜校學歷,有用嗎?二是有學歷,工人還能當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