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劍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年打米果,是家家戶戶自己做。打米果需要人多勢衆,一個石臼邊能排滿十來號人,一家打米果,幾家來幫忙。比人頭還要高的棍棒,你來我往,使力對準黃黃的米飯搗鼓,直到發粘喫住了棍子,又一聲吆喝,衆棍起來,把大坨米糕翻了過來,又接着打,再次喫住棍棒了衆人才罷手。
人們把棍撥了,一位不怕熱的漢子在石臼裏左翻翻,右翻翻,一邊哈氣吹着手掌散熱,看準時機就把米糕從石臼裏呼啦一聲盤了起來,往木案上一丟,叭的一聲響,又趕着把米糕揉麪條一樣輾轉搓揉,壓成條狀,然後雙掌成刀切成十幾塊,放了棍棒的漢子就前來接手,把小塊的米糕揉搓,一條條米筒般大小的米果就做成了,排在事先洗乾淨的門板上。
這種集體熱鬧的製作場景倒是特別適合大食堂。年前十來天,隊長遠仁就安排好打米果的日子。兩座石臼擺在大廳裏,上廳一個,下廳一個,寒風在屋外呼呼吹着,全村的青壯漢子在食堂大廳裏熱氣騰騰地忙碌着。第一臼米糕打好基本上不用揉制,撲鼻的香氣早就慫恿着人們把手伸了出去,捏上熱乎乎的一團米糕丟進了嘴巴。
隊長並不制止,讓大家喫了個飽。接着第二鍋起來了,開始區分着人們的飯量。特別能喫的人,都是大食堂制度的忠實擁護者,看着別人按着肚皮喫不下了,自己卻仍然鬥志昂揚地大快朵頤。肚皮小的人就嘀咕着,哼,他上工時沒有我貢獻大,卻喫得比我多!說罷又前去扯上一塊,在手裏當泥巴捏着,象徵性地咬一口,趁人不注意,就塞到牆縫裏去了。
集體生活把北斗吸引回來了。北斗把米果塞到牆縫的舉動,被撿狗看到了。撿狗大聲說:北斗,你也不是小年輕了,怎麼還不知道糧食的珍貴呢?
北斗說,管你什麼事?你又不是隊長,我是暫時喫不下,擱這裏先放一放!
撿狗緊追不放,說,你剛纔還塞了一團,現在熱乎的剛起來,又是捏上一團,是接着喫嗎?我看你是寺廟待久了,不懂得勞動的辛苦,要不是毛主席把你們趕出來,我看現在還在等着大家的供奉吧!
北斗惱羞成怒,抄起棍棒就往折撿狗腦袋劈去。撿狗躲開了,兩人在大廳裏打轉,人們一邊做着米果一邊看熱鬧,有的人在起鬨,有的人在喝止。遠仁走了進來,大喝一聲:誰再鬧,我就扣誰的工分!
敦煌說,在大集體年代,燈花在家與國的風雨裏閃亮,燈花以自己的方式看到了時代的荒唐,但她對時代的消化剛剛開始。祝虎說,一個人成家立業,就是爲了更好承擔時代的風雨!燈花的飯糕,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