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克·扎克伯格有一位叫肖恩·帕克的下屬,兩人感情很好。肖恩·帕克在Facebook誕生初期就主管公司的運營,並且爲公司拉來了第一筆風險投資。更重要的是,帕克還通過運作使扎克伯格擁有Facebook57%的股權,可謂居功至偉。
但是帕克這個人喜歡參加各種派對,做什麼事都吊兒郎當的,影響了公司業務的開展,所以他僅僅待了一年就被扎克伯格辭退了。扎克伯格又從亞馬遜公司請來歐文·範納塔。範納塔整合了管理混亂的Facebook,還參加了微軟對Facebook的投資談判,使得公司迅猛發展。然而,範納塔並不擅長日常運營,他主導推出的一款廣告產品遭到了廣泛批評,結果扎克伯格讓他捲鋪蓋走人了。
扎克伯格的這種做法看上去很無情,實則是領導者“殺伐決斷”的一種表現。他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沒有被自己與下屬的情感所左右,而是將公司的利益置於個人感情之上,最後挽救了公司。
《大學》“修身齊家”一章中講到了由於情感好惡產生偏差的原因。“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們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人們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人們對於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人們對於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人們對於自己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因此,喜歡一個人而知道他的缺點,討厭一個人而瞭解他的長處,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語這麼說:‘人們沒有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的,沒有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壯的。’”
領導者做決策必須“基於事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不能被個人的情感所左右。這不是說不考慮個人的情感,而是說在個人的情感與公司利益放到一起有衝突的時候,要審慎地進行權衡。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趨取其輕。其實,真正做出正確的決定是不容易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卻必須這樣做,因爲不這樣做的後果就更嚴重,損失就更大。
工具分享
KT決策法
KT決策法是美國學者特雷高發明的,意思是“合理的思考程序”。在美國,銷售額前500家企業中有大部分都導入了KT決策法,日本、韓國同樣有40%的企業運用了這套決策理論。
KT決策法是一種思考系統,即就事情各自的程序,按照時間、場所等,明確區分發生問題的情形和沒有發生問題的情形,由此找出原因和應該決定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