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更好的方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當饒世雄猶豫不決之際,弟子遞上了一份傳真件,上面赫然是一篇以《尚書》文體撰寫的文章,標題爲《尚書·厚父》。饒世雄接過一看,頓時眼前一亮,這文章不僅文辭古樸,而且內容深刻,闡述了天命民心的重要性,正是《尚書》失傳篇章之一。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這無疑是國學界的一次重大發現!
“速速準備,我中原學派全體出動,前往天堂島,與燕京學派一會!”饒世雄一聲令下,中原學派上下頓時忙碌起來,準備迎接這場意義非凡的學術盛宴。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江南水鄉,杭城西湖畔,另一場文化的聚會正悄然醞釀。江浙學派,這個以婉約浪漫着稱的學術流派,正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西子湖畔,一艘裝飾精美的畫舫緩緩行駛,船上,以國學大師梅紅桑爲首的一衆詩詞、音律大師正用編鐘、古琴、笙簫等傳統樂器演奏着他們精心編奏的古風音樂。旋律悠揚,意境深遠,彷彿將人們帶回了那個詩酒風流的時代。
然而,在這份美好之中,也夾雜着一絲憂慮。梅紅桑望着眼前這些年輕的面孔,心中不禁感慨:隨着西洋樂器的湧入,華夏傳統的音樂文化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些古老的曲譜、樂器,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爲歷史的絕響。
正當衆人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時,一名弟子匆匆走進,手中緊握着一疊紙張。梅紅桑接過一看,只見上面記載着“黃鐘”、“大呂”、“太簇”等古老的音階名稱,以及一首名爲《樂經·九歌》的古曲譜。這突如其來的發現讓梅紅桑激動不已,他彷彿看到了華夏音樂文化復興的曙光。
“快說,這曲譜從何而來?”梅紅桑急切地問道。弟子回答道:“這是燕京學派豐懷瑾大師的學生從南海天堂島傳來的消息,說是在那裏發現了一批珍貴的古曲資料,特邀請您前去鑑賞。”
梅紅桑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他對燕京學派此舉表示讚賞,認爲這有助於促進國學界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他又擔心這背後是否隱藏着某種不爲人知的目的。但無論如何,這份古曲譜的出現,無疑是對他及江浙學派的一次巨大鼓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梅紅桑決定親自前往天堂島一探究竟。他相信,只有親眼見到那些古老的曲譜和樂器,才能真正感受到華夏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而這場由兩大學派共同掀起的國學熱潮,也必將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一股新的文化復興浪潮。在那悠遠而深邃的時光長廊中,隱藏着一篇驚世駭俗的古曲,其曲譜繁複至極,宛如星辰軌跡,令人望而生畏。即便是當世頂尖的樂師,面對着這繁複的樂譜,也只能窺見一斑,更遑論用現有的樂器去詮釋其神韻。面對這份古老而神祕的遺產,梅紅桑大師,這位江浙學派的領袖,心中湧動着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渴望。他毅然決然地宣佈:“即刻返航,我們江浙學派,是時候跨越江南的溫婉,前往那傳說中的南海天堂島,探尋那未知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