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筆記或多或少是我隨意記下來的。可惜的是,那些有能力研究這一問題的人沒能把倫敦的俚語和粗話編成年鑑,每年精確記錄下其中的變遷,這可能有助於研究詞語的形成、發展及優勝劣汰。
注 釋
[1]比利茶壺:土著人煮茶的茶具,他們一般用樹枝搭個架子,把這種茶壺掛在火上烤。(譯註)
[2]瑟蒂斯(1803-1864):即羅伯特·史密斯·瑟蒂斯,英國小說家,以幽默小說著稱,代表作爲《喬羅克斯的遠足和歡樂》和《漢德利十字架》。(譯註)
[3]赫曼·梅爾維爾(1819-1891):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之一,代表作爲《波里尼西亞三部曲》、《白鯨》等。(譯註)
[4]這種情況在某些縮寫中仍有保留,如“use your two penny”(用你的兩便士)和“use your head”(用一下你的大腦)其實是一個意思。“兩便士”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大腦——一塊麪包——兩便士一塊麪包——兩便士。
[5]Jem'en foils:意爲“管他孃的”。(譯註)
[6]在印度語裏,“bahin”指“姐妹”,“chut”指“性器官”,稱某人爲“bahinchut”是在聲稱他你與他的姐妹有非常親密的行爲。英國水手將“bahinchut”變成“barnshoot”,並帶回英國。這個詞徹底喪失了原本的含義。
[7]阿里斯托芬(約446-385BC):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有“喜劇之父”之稱。(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