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7/13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譯文】增進德行,修養心性,要有木石般堅定的意志。如果羨慕外物的誘惑,就會踏入物慾的境地。濟助世人,治理邦國,要有一種雲水僧的淡泊胸懷。如果一有貪求名利的念頭存在,就會陷入生死成敗的緊急關頭。
【評析】進德修業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心,隨時都會受到外物誘惑,半途而廢,最後就生活在糜爛的外物追求上面。濟世經邦乃是立德、立功的事,沒有淡泊的胸懷,自然就是盜名欺世,就要貪贓犯法。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胸懷,有心於濟世經邦的人,實應謹
記心頭,時刻不忘。
善人和氣一團惡人殺氣騰騰
吉人①無論②作用安詳③,即夢寐神魂④,無非和氣;兇人無論行事狼戾⑤,即聲音口關語⑥,渾是殺機⑦。
【註釋】①吉人:善人。詩大雅卷阿:“藹藹多吉人。”②無論:不必說的意思。陶潛桃花源記:“無論魏晉。”③作用安詳:是說言行從容不迫。作用,謂由本體之力而興作功用,如眼見物、耳聞聲、口談論皆是;在此指言行。④夢寐神魂:睡夢中的神情。神,精神;魂,人之陰氣,精神之稱。⑤狼戾:狠的意思。漢書嚴助傳:“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顏師古注:“狼性貪肩,凡言狼戾者,謂貪而戾。謂貪而戾。”⑥聲音口關語:謂言笑。口關,同“笑”。⑦渾是殺機:都充滿了害人的氣氛。殺機,殺害人的氮氛。
【譯文】心地善良的人不要說言行舉止鎮定安詳,就是睡夢中的神情,無不洋溢一股祥和之氣;生性兇惡的人不要說做事手段殘忍,就是言笑之間,也充滿了恐怖的氣氛。
【評析】氣質,是十分抽象的名詞,但每個人身上確實都有一股氣質,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裏所講的就是關於人的氣質。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不論處於何時何地,身上都散發一股安詳的氣質;一位殘暴的人,不論處於何時何地,總是令人感覺他身上有一股邪惡的氣質。人是善類或不是善類,既然如此容易顯在氣質上面,那麼平日所思、所行,豈可不戒慎,使之歸於善路?
欲無禍於昭昭勿得罪於冥冥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①;腎受病,則耳不能聽②。受病於人所不見,必發③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④,先無得罪於冥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