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6/9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字文房,河間人。姚合《極元集》作宣城人。莫能詳也。
開元二十一年登進士第。官終隨州刺史,故至今稱曰“劉隨州”。是集凡詩十卷。
文一卷。第二卷中《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錢》詩,不書“勾”字,但注曰:“御名。”蓋宋高宗名構,當時例避同音,故勾字稱御名。則猶從南宋舊本翻雕也。然編次叢脞頗甚,諸體皆以絕句爲冠。中間古體、近體亦多淆亂。如“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四句,第四卷中作《晚桃》詩前半首,乃《幽居八詠上李侍郎》之一。而第一卷又割此四句爲絕句,題曰《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是二者必有一訛也。舊原有外集一卷,所錄僅詩十首,而《重送》一首已見八卷中,又佚去題中“裴郎中貶吉州”六字。
《次前溪館作》一首,已見二卷中。《贈袁贊府》一首,已見九卷中。而又誤以題下所注“時經劉展平後”句爲題,並佚“時經”二字。《送裴二十七端公》詩,亦見二卷中。《哭李宥》一首,亦見九卷中。《秋雲嶺》、《洞山陽》、《橫龍渡》、《赤沙湖》四首,即四卷中《湘中紀行》十首之四,又訛“秋雲嶺”爲“雲秋嶺”,“洞山陽”爲“山陽洞”。《寄李侍郎行營五十韻》一首,已見七卷,又佚其題首“至德三年”等二十四字。不知何以舛謬至此。蓋宋
本亦有善不善,不能一一精核也。今刊除《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一首。其外集亦一併刊除,以省重複。長卿詩號“五言長城”,大抵研煉深穩,而自有高秀之韻。其文工於造語,亦如其詩。故於盛唐、中唐之間,號爲名手。但才地稍弱,是其一短。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病其“十首以後語意略同”,可謂識微之論。王士禎《論詩絕句》乃雲“不解雌黃高仲武,長城何意貶文房”,非篤論也。
△《韋蘇州集》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韋應物撰。應物,京兆人。新舊《唐書》俱無傳。宋姚寬《西溪叢話》載,吳興沈作喆爲作補傳,稱“應物少遊太學。當開元、天寶間,充宿衛,扈從遊幸,頗任俠負氣。兵亂後,流落失職。乃更折節讀書。由京兆功曹累官至蘇州刺史、太僕少卿,兼御史中丞,爲諸道鹽鐵轉運江淮留後。年九十餘,不知其所終”。
先是。嘉祐中王欽臣校定其集。有序一首。述應物事蹟與補傳皆合。惟雲以集中及時人所稱推其仕宦本末。疑止於蘇州刺史。考《劉禹錫集》有《蘇州舉韋中丞自代狀》,則欽臣爲疏略矣。《李觀集》有《上應物書》,深言其褊躁。而李肇《國史補》雲:“應物性高潔,鮮食寡慾,所居焚香掃地而坐。”二說頗異。蓋狷潔之過,每傷峭刻,亦事理所兼有也。其詩七言不如五言,近體不如古體。五言古體源出於陶,而鎔化於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但以爲步趨柴桑,未爲得實。如“喬木生夏涼,流雲吐華月”,陶詩安有是格耶?此本爲康熙中項絪以宋槧翻雕,即欽臣所校定。首賦,次雜擬,次燕集,次寄贈,次送別,次酬答,次逢遇,次懷思,次行旅,次感嘆,次登眺,次遊覽,次雜興,次歌行。凡爲類十四,爲篇五百七十一。原序乃雲分類十五,殊不可解。然字畫精好,遠勝毛氏所刻四家刻本,故今據以著錄。其毛本所載拾遺數首,真僞莫決,亦不復補入焉。
卷一百五十集部三
○別集類三△《毗陵集》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