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7/9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短耳。盛如梓《恕齋叢談》載開論文之語曰:“古文非在詞澀言苦,令人難讀。在於古其理,高其意。”王士禎《池北偶談》譏開能言而不能行。非過論也。又尊崇揚雄太過,至比之聖人,持論殊謬。要其轉移風氣,於文格實爲有功。謂之明而未融則可。王士禎以爲初無好處,則已甚之詞也。
△《鹹平集》三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田錫撰。錫有《奏議》,已著錄。考《奏議》乃明安磐所輯,其文已全載此集中。然《宋史藝文志》載錫《奏議》二卷。《文獻通考》載錫《鹹平集》五十卷。此本載奏議一卷,書三卷,賦五卷,論三卷,箴銘二卷,詩六卷,頌策笏記表狀七卷,制誥考詞三卷。以奏議與詩文集合爲一編,僅三十卷,則亦後人重輯之本,非其舊也。錫常慕魏徵、李絳之爲人,以獻納爲己任。《國老談苑》記太宗幸龍圖閣閱書,指西北架一漆畫篋,上親自署鑰者,謂學士陳堯叟曰:“此田錫之奏疏也。”愴然者久之。則當時已重其言。故其沒也,范仲淹作墓誌,司馬光作神道碑,而蘇軾序其《奏議》亦比之賈誼。爲之操筆者皆天下偉人,則錫之生平可知也。詩文乃其餘事,然亦具有典型。其氣體光明磊落如其爲人,固終非淟涊者所得彷彿焉。
△《逍遙集》一卷(永樂**本)
宋潘閬撰。閬,大名人。晁公武《讀書志》謂其字曰逍遙。江少虞《事實類苑》則謂其自號逍遙子。少虞說或近是歟!太宗時召對,賜進士第。後坐事亡命,真宗捕得之。釋其罪,以爲滁州參軍。閬在宋初,去五代餘風未遠。其詩如《秋夕旅舍書懷》一篇、《喜臘雪》一篇,間有五代粗獷之習。而其他風格孤峭,亦尚有晚唐作者之遺。蘇軾嘗稱其《夏日宿西禪》詩,又稱其《題資福院石井》詩,不在石曼卿、蘇子美下。劉攽《中山詩話》稱其《歲暮自桐廬歸錢塘》詩,不減劉長卿。《事實類苑》稱其《苦吟》詩、《貧居》詩、《峽中聞猿》詩、《哭高舍人》詩、《寄張詠》詩諸佳句。劉克莊《後村詩話》稱其《客舍》詩。
方回《瀛奎律髓》稱其《渭上秋夕閒望》詩、《秋日題琅琊寺》詩、《落葉》詩。
《事實類苑》又記其在浙江時好事者畫爲《潘閬詠潮圖》。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又記長安許道寧愛其《華山詩》,畫爲《潘閬倒騎驢圖》。一時若王禹偁、柳開、寇準、宋白、林逋諸人皆與贈答。蓋宋人絕重之也。《讀書志》載《逍遙詩》三卷。《宋史藝文志》則作潘閬集一卷。原本久佚,未詳孰是。今考《永樂**》所載,裒而錄之,編爲一卷。而逸篇遺句載在他書者,亦並採輯,以補其闕。雖不能如晁氏著錄之數,而較《宋志》所載,則約略得其八九矣。其《古意》一首,今刻唐詩者皆以爲崔國輔作,而《永樂**》則題閬名。疑以傳疑,亦姑並錄之,而注其訛異於本題之下焉。
△《
寇忠愍公詩集》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寇準撰。準事蹟具《宋史》本傳。初,準知巴東縣時,自擇其詩百餘篇爲《巴東集》。後河陽守範雍裒合所作二百餘篇,編爲此集。考《石林詩話》有《過襄州留題驛亭》詩一首,《侍兒小名錄拾遺》有《和蒨桃》詩一首,《合璧事類前集》有《春恨》一首、《春晝》一首,皆集中所無。蓋《題驛亭》、《和蒨桃》二篇,語皆淺率。《春晝》、《春恨》二首格意頗卑。雍殆有所持擇,特爲刪汰,非遺漏也。准以風節著於時,其詩乃含思悽婉,綽有晚唐之致。然骨韻特高,終非凡豔所可比,惟《湘山野錄》嘗稱其《江南春》二首,及“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二句,以爲深入唐格,則殊不然。《江南春》體近填詞,不止秦觀之《小石調》。“野渡無人舟自橫”本韋應物《西磵絕句》,準點竄一二字,改爲一聯,殆類生吞活剝,尤不爲工。準詩自佳,此二句實非其佳處,未足據爲定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