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1/7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如集》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黃仲元撰。仲元有《四如講稿》,已著錄。是集前有鹹淳甲戌《餘謙一序》,所作《夢筆記》附焉。又有至治三年《傅定保序》,似猶原本。然考宋濂《潛溪集》中有《仲元集序》,稱其門人詹清子類次《六經四書講義》爲六卷,其子梓又分記、序、墓銘、字訓爲五卷,其曾孫至又裒其遺文爲十卷,而請濂序之。是仲元原集實合《講義》、雜文共爲二十一卷。今《講義》已別本單行,不入集內。
此本止文四卷、附錄一卷,與其子所輯之五卷既不相合,而其曾孫所續輯之十卷亦不在其內。是散佚之餘,重爲掇拾成帙,非其舊矣。集內諸文,皆有註釋,不著名氏,疑或即其子之所作歟。仲元在宋末講學諸家,特爲篤實,其出處亦均合道義。故其文章不事馳騁,而自有端厚朴直之氣,知近裏之言與囂爭門戶者固有殊也。
△《林霽山集》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林景熙撰。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陽,溫州平陽人。鹹淳七年太學釋褐。官禮部架閣,轉從政郎。宋亡不仕。會紥木揚喇勒智發宋諸陵,以遺骨建鎮南塔。
景熙以計易真骨葬之。其忠義感動百世。然諸書或以其事歸唐珏。今考此集,載《夢中作四詩》,與諸書所載珏作同。珏他詩不概見,而此四詩詞格實與景熙他詩相類。且雙匣親傳竺國經句,與景熙葬高、孝兩陵之說合,與珏同葬諸陵之說不合。考集中有《和唐玉潛》一詩,玉潛即珏之字。則二人本屬舊友,或當時景熙與珏共謀此舉。其事祕密,傳聞異詞,遂訛以爲珏作也。所著有《白石稿》十卷,皆其雜文。又有《白石樵唱》六卷,皆諸體詩。元統甲戌,崑山章祖程爲其詩集箋註,傳本僅存。其文集遂就散佚。此本乃明天順癸未其鄉人監察御史呂洪所編,以章祖程所注詩集併爲三卷,增以《元音》所錄《讀文山集詩》一篇,又捃摭遺文得記十四篇、傳一篇、說一篇、文一篇、序十三篇、墓誌六篇、銘一篇,厘爲二卷。嘉靖戊子,遼藩光澤王得江陵毛秀校本重刊,附以秀《辨證》一篇。
於《白石樵唱》題卷一、卷二、卷三,《白石稿》題卷四、卷五。書名各別,而卷數相屬。驟閱之,似《白石稿》佚其前三卷者,殊不了了。國朝康熙癸酉,歙縣汪士鋐等重刊,乃總題曰《林霽山集》,較有體例,今用以繕錄焉。
△《勿軒集》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宋熊禾撰。禾初名鉌,字去非,號勿軒,又號退齋,建陽人。鹹淳十年進士,授寧武州司戶參軍。宋亡不仕,教授鄉里以終。近時儀封張伯行嘗刊是集,多所刊削,殊失其真。是書凡《易學圖傳》二卷、《春秋通義》一卷、《四書標題》一卷、詩文三卷、《補遺》一卷。蓋明天順中舊刻,猶爲完帙。惟前有元許衡《序》,稱“其晚年修《三禮通解》,將脫稿,竟以疾卒。平生著述,獨《四書標題》、《易經講義》、《詩選正宗》、《小學句解》傳於世。嗣孫澍,家藏遺稿,存什一於千百。族孫孟秉,類次成帙,釐爲八卷。傳諸二世孫斌,授梓以傳,求予序之”云云。末署至元十七年。考至元爲世祖年號,而禾卒於仁宗皇慶元年。自至元訖皇慶,相距三十餘年,何以先稱其疾卒。年月錯謬,依託顯然。
蓋其後人僞撰此文,借名炫俗。不知禾亦通儒,固不必以衡重也。今刪除此序,庶不以僞亂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