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2/9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國文類》六十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編輯人名氏。今流傳有宋刊本。然《宋史藝文志
》載此書,注云:集者不知名,則當時已無可考矣。案:柳宗元《河東集》,有柳宗直《西漢文類序》,其文皆採之《漢書》;是編惟採《三國志》之文,蓋沿其例。凡分二十三門:曰《詔書》,曰《教令》,曰《表奏》,曰《書疏》,曰《諫諍》,曰《戒責》,曰《薦稱》,曰《勸說》,曰《對問》,曰《議》,曰《論》,曰《書》,曰《箋》,曰《評》,曰《檄》,曰《盟》,曰《序》,曰《祝文》,曰《祭文》,曰《誄》,曰《詩賦》,曰《雜文》,曰《傳》。所採上涉漢末,而下及晉初,則以《魏志太祖紀》,其事皆在建安,而裴松之注,所採多晉人書也。惟其中《勸說》、《對問》二門,皆當時口語,本非詞翰,取盈卷帙,於義未安。又陳壽所評正猶馬、班之贊,摘出別立篇名,亦乖體例。以其宋人舊本,姑存之以備考證焉。
△《增注唐策》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燦《序》,惟言舊刊《唐策》,不知誰集,考書中魏徵作“魏證”,與《古文集成》同,則亦宋人作也。其集中所錄,兼有唐人策論、書狀、表奏之文,而獨以《唐策》爲名者,蓋輯以備答策之用,從所重耳。每篇略標其要語於上方,而卷前目錄又摘其所標之語於題下,中間注語有“崇曰”、“張曰”、“李曰”、“竇曰”、“董曰”諸目,“崇曰”一處作“王崇”,則是其名,而餘又皆題其姓,均莫詳其所自,亦不知諸人爲誰。
殆當時盛行,其本互相訓釋,而書賈合刊之耳。所注雖簡略,而所錄皆唐人名作,持擇頗審,非明代坊選,冗濫無序者可比,存之亦足備採擇也。
△《十先生奧論》四十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亦無刊書年月,驗其版式,乃南宋建陽麻沙坊本也。書中集程子、張耒、楊時、朱子、張栻、呂祖謙、楊萬里、胡寅、方恬、陳傳良、葉適、劉穆元、戴溪、張震、陳武、鄭湜諸人所作之論,分類編之加以註釋。據其原目,凡前集、後集、續集各十五卷,此本續集脫去前五卷,僅存十卷,而前集第七卷以上,亦屬後人抄補,其原注並佚去不存。所亡之卷,已無篇目可考,不知作者凡幾。此四十卷中,核其所作者已十六人,但題曰十先生,所未詳也。中間《宋史》有傳者凡十一人,其餘若張震字東父,益寧人,孝宗時中書舍人,龍大淵、曾覿,除知閤門事,嘗繳回詞頭,事見《胡沂傳》。鄭湜有二,其一字溥之,福州人,光宗時爲從臣,奏立太子監國,見《留正傳》;其一則紹熙元年爲從政郎,進《治術》十卷,見《書錄解題》。此所載之鄭湜,其進《治術》者歟。
陳武有《江東地利論》,見《永樂**》,方恬、劉穆元二人,則史傳俱無可考見矣。宋人文集,名著史冊者,今已十佚其八九,至於名姓無聞,篇章湮滅,如方恬諸人者,更指不勝屈。此書雖不出科舉之學,而殘編斷簡,得存於遺軼之餘,議論往往可觀;詞采亦一一足取,固網羅放失者所不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