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②“時殷降大虐”,這是採用孫詒讓先生《尚書駢枝》的讀法。“殷”指殷商。“時殷”與《多士》“時夏”句詞例相同。

③周秉鈞先生《尚書易解》:“此言我若呼籲汝等安居於此奄地,也是思念汝等之災禍,以大繼先王保民之志乎?楊遇夫先生《尚書易解序》曰:‘予若籲乃若籲予之倒文,懷茲新邑正謂殷民懷戀奄都也’,亦勝。”這意思是說兩種講法都行。可是周先生後來的《白話尚書》與《尚書註譯》的講法不完全一樣,把楊遇夫先生的“倒文說”放棄了。今按:若依楊先生的“倒文說”,“若籲予”的主體(施動者)就不可能是“予”了,而下文“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的主體(施動者)只可能是“予”,可見“倒文說”實於文未安,實不可從。順讀好懂,於文已順,何必倒着讀呢?我們認爲周先生終於能夠堅持自己的讀法,放棄尊敬的長輩學者的未必可從的讀法,這是可取的治學態度。我們上文的註釋①說的是周先生放棄了自己的見解,擇善而從。這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周先生持續半個世紀之久的《尚書研究》不斷精進,值得欽佩和學習。

④“不其或稽”,僞孔傳將“稽”解釋爲“考”,蔡傳說是“稽察”的意思,兩說是一致的。孔疏翻譯這一句連同下一句說:“汝既不考於古,及其禍至乃自忿怒,何所瘳差也?”我們認爲準確而流暢,實在沒有必要改字索解。

⑤漢石經作“不”。探上下文意,此“丕”亦當作“不”,孫星衍說可參。

⑥這個“則”爲“賊”字之借,吳汝綸《尚書故》已經指出。“戕賊”爲多見之詞,不難懂。按:《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肆是遂的意思,與“肆”處在相同位置上的“賊”也應該是虛詞中的連詞,是爲“則”之借字。周秉鈞先生的譯文是:“因過失犯罪,就赦免他;有所依仗終不悔改,就要施加刑罰。”文從字順,並無詰之病。

⑦這個“綏”是“告”(報告或通告、佈告)的意思,曾星笠(運乾)先生《尚書正讀》已作說明。《盤庚下》“綏有衆”的綏,也是“告”的意思。今按:把這個“綏”解釋爲“告”,孫詒讓先生《尚書駢枝》在曾先生《尚書正讀》之前。

⑧“具乃貝玉”,準備身後飯含之物,說見姚朔民《“具乃貝玉”新說》(《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2期)。“乃祖先父”,“先”當作“乃”,說見阮元等人《校勘記》與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

⑨王伯申說:“育讀爲胄……無遺育即無遺胄。”他認爲劓是斷割,殄是滅;這樣講,與僞孔傳相同。按:“茲新邑”,仍然指未遷前的都城奄,與上文“予若籲懷茲新邑”的“茲新邑”相同。楊遇夫先生《尚書說》早已指出這一點。“無俾易種”句,又見於《左傳》哀十一年,杜注:“俾,使也。易種,轉生種類。”《盤庚》孔疏將這一句的意思概括爲“滅去惡種”,正道出了原意。

【譯文】

盤庚做了君王以後,打算把臣民遷過黃河去。於是集合了那些不願遷徙的人,準備盡心地講出一番至誠的話。許多臣民都來了,恭敬地來到朝廷。盤庚便把這許多臣民都叫到自己的面前來。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官道之步步生蓮

官道之步步生蓮

平和心境
爲了救重病的母親,陳建峯不得不委曲求全,但是也因此得其提攜進入仕途,既然走上這條路,陳建峯勢必要踏上仕途巔峯。
都市 連載 123萬字
神醫夫君下酒菜

神醫夫君下酒菜

陌上人如玉
艾巧巧從小在父親身邊耳目渲染,習得一手好廚藝,卻不想家中遭鉅變。父親重傷身亡,唯給她留下半頁染血的菜譜,與一個精神失常的母親。陪母親攜父親屍骨回族中,半路竟被人強灌下毒藥,當成死人遺棄於路邊。炎國有神醫,相傳三針救命,可巧拾到巧娘一枚。從此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巧巧,做幾道菜來與我下酒?神醫夫君笑意清淺。艾巧巧咯咯一笑要的什麼下酒菜,有道是夫君秀色可餐,
都市 連載 9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