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故此這個歷代傳國璽,陷在西番去了。昨日諸番進貢的寶貝,卻沒有個傳國璽在裏面,卻不都是些不至緊的?”萬歲爺道:“第二顆玉印現在何處?”
天師道:“現在三茅山元符宮華陽洞正靈官處職掌。”萬
歲爺道:“這顆印是怎麼的來歷,現在三茅山?”天師道:“句容縣東南五十里有一個山,形如‘句”字,就叫做個句曲山,道書爲第八洞天第一福。漢時有個姓茅的兄弟三人,原是茅蒙真人的玄孫,長的叫做茅盈,恬心玄漠,遍遊天下名山,遇着王真君點化他,傳他道篆符水。漢初元中,過句曲山,升高而望,心裏說道:“這山有異樣的形境。”遂入其山,煉丹於華陽洞。丹成,有一白髮老者來謁,口稱有物相贈。茅盈舉手接着,只見是一個錦囊。茅盈開口問他錦囊中是甚麼物件,已自不見了那個白髮老者。及至開發錦囊,中間是個硃紅小匣。扭開金鎖,只見是一顆玉印,方圓有四寸,其紐直豎,豎紐上有兩點放光,恰像人的雙目炯炯。面上卻沒有鐫刻文字。茅盈心裏說道:“此莫非是山靈授我以印章?”
後來募化良工,把個印面鐫了‘九老仙都之印”六個字,就佔住在句曲山第一個峯頭上,道號太元真君。這個真君姓茅,因此上句曲山改名茅山。”萬歲爺道:“怎麼又叫做三茅山?”天師道:“茅盈第二個兄弟,叫做茅固,官居武威太守;第三個兄弟叫做茅衷,官居上郡太守。聞知道茅盈得道成仙,那兩個都棄了官職,尋到茅山來。見了哥哥,日夜修煉。後來俱成地仙。茅固道號定篆真君,佔住第二個峯頭上;茅衷道號保命仙君,佔住第三個峯頭上。因此上傳到如今,叫做個三茅山。”萬歲爺道:“這顆印後來何人職掌?”天師道:“自從三茅真君現化之後,廣招天下道士,崇祠香火,分爲上下兩宮。歷代欽賜田地約有萬餘畝,俱是下宮職掌,上宮世襲。靈官這顆印,俱是靈官輪流職掌。”
萬歲爺道:“第三顆玉印現在何處?”天師道:“現在小臣府中。”萬歲爺道:“這顆印是怎麼的來歷,現在卿的府中?”天師道:“小臣貴溪縣西南八十里,有一座山,其峯峭拔,兩面對峙,如龍昂虎踞之狀,故此叫做個龍虎山,道書爲三十二福地。臣祖名喚張道陵,乃漢留侯八世的孫,生長在浙之天日山,自幼兒學長生之術,遍遊天下名山,東抵興安雲錦溪仙岩洞,煉丹其中三年,青龍白虎旋繞於上。丹成餌之時,年六十,容貌益少。又得祕書,通神變化,驅除妖鬼。登蜀之雲臺峯,拿住一個鬼王,乞命不得,遂出一物自贖。臣祖開視,只見是一顆玉印,其紐橫撇,紐上霞光閃閃。臣祖自從得了這顆印,雖不曾篆刻文字,他的術法益神,漢朝孝章皇帝封爲天師。遂將玉印開洗,在上面有‘漢天師張真人之印”八個字。後於龍虎山昇仙而去,如今飛昇臺遺址尚存。所遺經篆、符章、印劍傳與子孫。龍虎山下有個演法觀,古松夾道,後來蓋造做個天師府。臣家世襲真人,居於此府。宋江萬里有詩爲證,詩曰:
鑿開風月長生地,佔卻煙霞不老身。
虛靜當年仙去後,不知丹訣付何人?”
萬歲爺道:“這顆印卻在卿的府中?”天師道:“是在臣府中。”萬歲爺道:“既是卿府中有此玉印,何不進來與朕?”天師道:“印雖是在臣府中,臣等但能用,卻不能職掌。”萬歲爺道:“怎麼能用不能職掌?”天師道:“臣祖上這顆印,卻收在天上老天師處。”萬歲爺道:“老天師在天上哪裏?”天師道:“現在兜率天清虛府的便是。”萬歲爺道:“怎麼用這印來?”天師道:“臣府中從山下有一條小路,直到飛昇臺上,已前的真人,俱從那飛昇上天取印來用。”萬歲爺道:“這如今怎麼?”
天師道:“後來世遠事乖,到於唐末,聽着一個風水先生指教,把那條路徑兒鑿斷了,故此傳到如今,不得上天去了。”萬歲爺道:“既不得上天,怎麼得這顆印用?”天師道:“臣祖遺下有一個指甲,臣等急要用印之時,焚起香來,把那個指甲放在香菸之上燻一燻,名喚做燒難香。臣祖就在半天之中現身顯化,凡有奏疏,一印可管萬千張紙。這就是臣等用印的機緣。”萬歲爺道:“朕用的須是傳國璽來。”天師道:“傳國璽已經遠在西番去了,怎麼得來?”萬歲爺道:“既有番人走的路,豈無我中國人走的路?朕即時調動南北兩邊人馬,五府侯伯,四十八衛指揮,千、百戶,竟往西洋去征戰一番,有何不可?”天師道:“西洋道路遙遠,崎嶇險峻,南朝的人馬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