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睦少好學,博通書傳,光武愛之,數被廷納。顯宗之在東宮,尤見幸待,入侍諷誦,出則執轡。中興初,禁網尚闊,而睦性謙恭好士,千里交結,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門,由是聲價益廣。永平中,法憲頗峻,睦乃謝絕賓客,放心音樂。然性好讀書,常爲愛玩。歲終,遣中大夫奉璧朝賀,召而謂之曰:“朝廷設廷問寡人,大夫將何辭以對?”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臣雖螻蟻,敢不以實?”睦曰:“籲,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時進趣之行也。大夫其對以孤襲爵以來,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使者受命而行。其能屈申若此。
初,靖王薨,悉推財產與諸弟,雖王車服珍寶非列侯制,皆以爲分,然後隨以金、帛贖之。睦能屬文,作《春秋旨義終始論》及賦頌數十篇。又善《史書》,當世以爲楷則。及寢病,帝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立十年薨,子哀王基嗣。
永平十八年,封基二弟爲縣侯,二弟爲鄉侯。建初二年,又封基弟毅爲平望侯。基立十四年薨,無子,肅宗憐之,不除其國。
永元二年,和帝封睦庶子斟鄉侯威爲北海王,奉睦後。立七年,威以非睦子,又坐誹謗,檻車徵詣廷尉,道自殺。
永初元年,鄧太后復封睦孫壽光侯普爲北海王,是爲頃王。延光二年,復封睦少子爲亭侯。普立十七年薨,子恭王翼嗣;立十四年薨,子康王嗣,無後,建安十一年,國除。
初,臨邑侯復好學,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講學事,輒令復典掌焉。與班固、賈逵共述漢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復子騪騜及從兄平望侯毅,並有才學。永寧中,鄧太后召毅及騪騜入東觀,與謁者僕射劉珍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騪騜又自造賦、頌、書、論凡四篇。
趙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平帝時舉孝廉,爲蕭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撫循甚篤。及光武起兵,以事告,良大怒,曰:“汝與伯升志操不同,今家欲危亡,而反共謀如是!”既而不得已,從軍至小長安,漢兵大敗,良妻及二子皆被害。更始立,以良爲國三老,從入關。更始敗。良聞光武即位,乃亡奔洛陽。建武二年,封良爲廣陽王。五年,徙爲趙王,始就國。十三年,降爲趙公。頻歲來朝。十七年,薨於京師。凡六十六年。子節王栩嗣。建武三十年,封栩二子爲鄉侯。建初二年,復封栩十子爲亭侯。
栩立四十年薨,子頃王商嗣。永元三年,封商三弟爲亭侯。元年,封商四子爲亭侯。
商立二十三年薨,子靖王宏嗣。立十二年薨,子惠王乾嗣。
元初五年,封乾二弟爲亭侯。是歲,趙相奏乾居父喪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馬門,坐削中丘縣。時郎中南陽程堅素有志行,拜爲乾傅。堅輔以禮義,乾改悔前過,堅列上,復所削縣。本初元年,封乾一子爲亭侯。乾立四十八年薨,子懷王豫嗣。豫薨,子獻王赦嗣。赦薨,子珪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爲崇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