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答蘇武書
[西漢]李陵
【作者小傳】李陵(?—前74),字少卿。西漢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人。名將李廣之孫。少爲侍中建章監。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武帝時曾率八百騎入匈奴境二千餘里,觀察居延(故城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地形而還。後任騎都尉,在酒泉、張掖練兵防備匈奴。天漢二年(前99),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擊衆,力盡而降。武帝族滅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單于以女妻之,立爲右校王。在匈奴二十餘年,元平元年病死。
李陵被認爲是五言詩創始者之一:“其五言,周時已見濫觴,及乎成篇,則始於李陵、蘇武二子。”(皎然《詩式》)鍾嶸《詩品》稱他“文多悽愴,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諧,聲頹身喪。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則是結合身世對其創作的評價。杜甫稱“李陵蘇武是吾師”,蘇軾稱“蘇李之天成”,對李陵作品的怨憤深沉、自然天成都有激賞。
《漢書·藝文志》所錄《李陵集》二卷,新舊《唐書》仍見記載,至《宋史》則不見著錄,是該集宋時方告亡佚。今所存李陵名下之作,有文四(內有令、表各一爲殘句)、詩二十二(內有四篇爲殘句),除《漢書)所載之外,其餘詩文,後世多有學者指爲僞作。宋以前評價李陵詩文,似非僅就現存之作,而是根據《李陵集》中所有作品。
【題解】天漢二年,李廣利率軍伐匈奴右賢王,武帝召李陵負責輜重。李陵請求自率一軍,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爲其後援,而路按兵不動,致使李陵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軍。苦戰之後,又逢管敢叛逃,暴露了李陵兵少無援的軍情,單于遂集中兵力圍攻,李陵兵盡糧絕,北面受虜。降匈奴後,曾與被匈奴扣留的蘇武數次相見。始元六年(前81),蘇武得歸,修書勸李陵歸漢,李陵以此書作答。
這封信的主旨是爲自己的投降行爲解脫。信中戰鬥場面寫得極有聲色,顯然是要說明,當時因爲雙方兵力懸殊,己方將帥的不顧大局,武帝處置(誅陵全家)失當,所以,自己投降完全是出於不得已,進而使讀者產生同情;此外,屢用強烈對比,如身處異域而懷念故土,以寡兵深入衆敵而浴血奮戰,蘇武持節榮歸而自己居人籬下,確實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這篇文章,學者多認爲系後人僞作。但《文選》中收入,當系選自《李陵集》中,故其寫作時間最遲不應晚於漢代。
子卿足下[1]:
勤宣令德[2],策名清時[3],榮問休暢[4],幸甚幸甚[5]。遠託異國[6],昔人所悲,望風懷想[7],能不依依[8]?昔者不遺。遠辱還答[9],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10],能不慨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