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克勞福德·斯隆來自克利夫蘭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在克利夫蘭,他接受了早期的電視職業訓練。哈里·帕特里奇則是在多倫多的加拿大廣播公司開始職業生涯的,在此之前,他在加拿大西部的小廣播電臺和小電視臺裏做播音員兼氣象預報員,他出生在離卡爾加里不遠的阿爾伯塔省一個叫德溫頓的村子,他的父親是一個農民。
斯隆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而帕特里奇連高中都沒念完,但在新聞工作中,帕特里奇實際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在CBA的工作表現不相上下,結果他們就被視爲競爭對手。斯隆把帕特里奇視爲對手,甚至是阻礙自己晉升的威脅。然而,對於帕特里奇是不是也這樣想,他無法得到肯定的答案。
兩人之間的競爭在報道越南戰爭時達到了白熱化。他們在1967年年末被電視臺派到越南一起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確實合作了。斯隆把這場戰爭當作自己晉升的絕佳機會,他那時已經盯上了全國晚間新聞主播的位子。
斯隆知道自己晉升的關鍵,在於儘可能頻繁地出現在晚間新聞節目中。因此,到達西貢不久之後,他就決定不能離開美國駐越南軍事援助司令部這個“東方五角大樓”太遠,司令部位於西貢5英里以外的新山一空軍基地。就算要外出,他也會盡早返回。
很多年以後,斯隆還記得自己與帕特里奇有過這樣一次對話。帕特里奇說:“克勞福德,就憑參加‘西貢蠢話’和在‘卡拉維爾’無所事事,你是不會真正瞭解這場戰爭的。”“西貢蠢話”是記者團對軍方吹風會的戲稱;“卡拉維爾”酒店的酒吧是國際新聞媒體、高級軍官和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經常光顧的地方。“如果你說的是有危險,”斯隆傲慢地回答,“我可以跟你一樣出生入死。”
“我說的不是危險,反正我們都要去冒險。我說的是深度報道。我想要深入瞭解這個國家。有時候我不想提軍事,不只是執着於報道人們想看的交火槍戰的新聞。那樣就太過簡單了。如果我做軍事報道,我就會到前線去,看看美國新聞處發言人說的是不是真的。”
“要做到那些,”斯隆指出,“你得一次離開好幾天,甚至好幾周。”
帕特里奇看起來很開心:“我就知道你馬上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你一定也明白我接下來的工作,能夠讓你幾乎每晚都出現在新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