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飛機裏裝配食物是一項重要工作。起飛前的75分鐘,離港管制會通知準備航食的餐飲廚房,根據預計旅客人數爲該次航班預定食物。今晚2號航班頭等艙只有兩個空位,經濟艙應該能坐滿3/4。頭等艙會和往常一樣,多準備6份餐食;經濟艙餐食和乘客人數一致。這樣,如有需要,頭等艙的每位乘客可以要兩份餐食,經濟艙的乘客則不能。
雖然算得很準,但直到最後一刻才上飛機的乘客也不用擔心喫不上飯。備用飛機餐——包括猶太潔食在內——在登機口附近的儲物櫃裏就能拿到。如果有乘客在快關艙門時意外出現,他的餐食就會隨他一起送進機艙。
酒類需要經過空乘簽收,也會送上飛機。頭等艙乘客喝酒是免費的,經濟艙乘客每杯要1美元(或相當於這個金額的外幣)。如果有乘客知道內部消息,還可以鑽點兒小空子。因爲乘務員基本不帶零錢,有時候一點兒零錢都沒有,所以乘務員找不開零錢的時候就會免費給乘客酒喝。有些經常坐飛機的乘客常年在經濟艙免費蹭酒喝,只要拿出一張50或20美元的鈔票,堅持說自己沒有更小的面額即可。
食物和酒裝上飛機的同時,空乘還要清點和補充其他供應品。總共有好幾百種,從嬰兒尿布、毛毯、枕頭、嘔吐袋和基甸《聖經》到“送飲料的八孔托盤”等各式雜物,一應俱全,全都是隨用隨換的。每次飛行結束後,航空公司從來都懶得清點這些存貨。不管丟了什麼,換上就行,沒有人管。因此,如果乘客走出機艙時帶走了哪樣便攜用品,基本上也沒人攔着。
飛機上爲乘客提供的用品還包括雜誌和報紙。通常每架航班都會提供報紙——只有一種情況例外。環美航空公司供應部有一條雷打不動的規定:如果報紙頭版報道的是飛機失事的消息,就得把這些報紙扔掉而不是送上飛機。大多數其他航空公司也有類似的規定。
今晚,2號航班上的報紙可不少。上面主要報道的是天氣——這三天的冬季大暴雪對整個中西部地區造成的影響。
在2號班機的乘客辦理登機手續的同時,他們的行李也會被送上飛機。乘客會目送自己的行李在值機櫃臺後面消失不見,其實這些行李是被一系列傳送帶送到登機門地下很深的一個房間裏去了。行李工私底下把這個房間叫作“獅穴”。至於爲什麼起這麼個名字(行李工酒過三巡之後才偷偷吐露):敢把自己心愛的行李送到這個房間的人,要麼是知而無懼,要麼是不知無畏。愁眉苦臉的行李主人可以證實這一點,有些行李進了獅穴就再也找不到了。
獅穴裏,有一名值班員工會看着每一件行李被送進來。這名工作人員會根據行李簽上標註的目的地撥動操作檯上的控制桿。過不了多久,一個自動手臂就會伸出來,抓住那件行李,把它和同一趟航班的其他行李堆在一起。然後再由其他員工把這些行李運到相應的飛機上。
這個系統正常工作的時候還是挺有效的,可惜它常常無法正常工作。據航空公司私下裏講,托運行李是坐飛機旅行全程效率最低的一個環節。在這個依靠人類智慧可以把船屋大小的航天器送入外太空的時代,乘客一件小小的行李卻不一定能安然無恙地抵達阿肯色州的派恩布拉夫或明尼阿波利斯的聖保羅(國際航空港),甚至連和乘客同時抵達都無法保證。大量航空行李——每100件中至少有一件——被送到了目的地之外的地方,或是延遲抵達,更有甚者,乾脆找不到了。行政人員只能難過地承認,在行李傳送過程中的確有許多可能出現人爲操作失誤的地方。效率專家會定期檢查航空行李運輸系統,定期對其進行維護改進。但是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人能設計出一款毫無缺陷甚至是接近完美的系統。結果就是,所有航空公司不得不僱用人手,在每個主航站樓專門負責尋找丟失的行李。這些員工很少有閒着的時候。
有經驗的乘客會在辦理登機手續時謹慎地確認工作人員沒有把行李簽上的目的地貼錯,儘量確保萬無一失。可工作人員還是經常出錯。匆忙中貼錯行李籤的事時有發生,如果發現錯了,必須把錯的換下來。即便是這樣,行李一旦離開乘客的視線,那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祈求上帝保佑,某時某地讓他和他的行李再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