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森特·洛德博士,菲爾丁–羅斯醫藥公司的研究部主任,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尖刻的人可能會說他的性格是“混亂不堪”的。一個做科研工作的同事曾諷刺道:“文森特爲人處事讓人覺得,他的心思就好像是被裝在一臺高速的離心機裏旋轉,他自己不知道它會怎樣飛出去,或者說,他不知道自己想讓它怎樣飛出去。”
這樣的評價,本身就有點兒荒謬。洛德博士在相對而言還很輕的年紀——36歲時,就已經達到了許多人夢寐以求、卻很少有人能企及的成功階段。然而,當他進入了這個平臺期——或者看上去像是平臺期——後,他很擔心,他時常會感到疑惑,當初是怎樣獲得成功的,今後是否還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提起洛德博士,還應該說,即使他生活中並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他自己也可以杜撰出一些來。換句話說,他的一些不如意,大多出自他的錯覺,而不是事實。
他的不如意之一是學術:他認爲,在高等院校和科技界,他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因爲科技界的勢利眼瞧不起製藥公司的研究者,往往把他們列爲二流人員,儘管這些偏見往往是錯誤的。
但是三年前,洛德辭去伊利諾伊大學的助理教授職務,轉到製藥工業,來到菲爾丁–羅斯,則完全是出於自己的意願。當然,他做出抉擇的重要原因是他當時對那所大學感到非常不滿和憤怒,時至今日,他的憤怒仍未消失,這演變成一種不斷啃齧他的痛苦。
在痛苦的同時,他也會問自己:離開學術界是否太倉促,是否不太明智?如果他留在那裏,或者轉到另一所大學去,他是不是已經成了一名國際知名的科學家,比現在更受人尊重呢?
這背後的故事還得從6年前的1954年談起。
那一年,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生洛德取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成了“洛德博士”。這個博士學位的含金量很高,因爲坐落在厄巴納–香檳的伊利諾伊大學化學院,是世界一流的學院。而洛德是那裏的優秀學生。
他的外表看上去很符合人們對學者的認知。他神情敏感,面容清瘦,輪廓分明,在某種程度上也挺惹人喜愛的。有時人們覺得他不夠親和是因爲他不苟言笑,常常愁眉緊鎖。或許是由於多年苦讀的結果,他的視力不好,戴着一副無框眼鏡。洛德總是用他最具特色的深綠色眼珠,透過鏡片往外看,像是疑慮地在提防什麼。他身形瘦削,瘦的原因是他對食物不感興趣。在他看來,一日三餐是浪費時間,喫東西只是因爲身體有需要。習慣與敏感的男人相處的女人會覺得文森特·洛德很有魅力。而男人們看上去被他分成了兩派,要麼喜歡他,要麼就討厭他。
他的專業領域是甾族化合物,包括雄性和雌性荷爾蒙——睾丸素、雌性激素、孕酮素——這些激素影響生育能力、性功能以及節育。20世紀50年代避孕藥剛剛投入使用的那幾年,甾族化合物引起了科學界和商業界的廣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