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英國人自己,”埃瑟裏奇堅持說,“構建出一種神話,說他們那個小島上的科學如何高人一等。但是如果這是事實,爲什麼英國有所謂的‘人才外流’——他們有那麼多最優秀的人物火燒腳似的匆匆忙忙趕到我們這裏,參加到美國的研究中來?”
“他們這樣做多半是因爲,”山姆回答說,“我們的設備比較好,用於人員開支和購置器材的資金較多。不過你的問題,克林頓,恰好支持了我的論點:我國歡迎英國科學家,就是因爲他們質量高。”
“在你看來,山姆,”埃瑟裏奇問道,“與我們這一行相關的東西,目前科學研究的哪一個領域最重要?”
“無疑是遺傳工程。”
“一點兒不錯。”律師點點頭,對回答感到滿意。“那麼這是不是事實——你知道,我這樣說話是因爲我還有些科學知識,美國在遺傳學這一領域裏處於領先地位並且還將領先下去?”
山姆忍不住想笑,但是他沒有笑。這一次,冒牌科學家可沒讓自己得到準確的消息。
“實際上,克林頓,”山姆說,“這不是事實。早在1651年,英國的威廉·哈維就研究了小雞在蛋內的發育過程,從而奠定了遺傳學研究的基礎。也是在英國,1908年就開始了生化遺傳學的研究。在那期間,還有其他的一些發現,此外,有許多工作是美國遺傳學家赫爾曼·馬勒博士在20世紀20年代和以後做的。但是最輝煌的,有時被稱爲‘遺傳學的爆炸’的成就,又出現在英國——1953年在劍橋大學,沃森和克里克兩位博士發現了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構造,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說到這裏,山姆微笑了。“沃森博士湊巧是在美國出生的,這說明基礎科學無國界。”有幾位董事輕聲地笑了,埃瑟裏奇居然自然地露出愧疚之色。他承認道:“就像我們的律師常說的,有些問題我恨不得自己當初沒有提過。”然後,他又堅定地說,“不管說什麼也改變不了我的看法:美國的科學水平是舉世無雙的;而且,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力量分得太開,分神進入別的國家去設立機構,那就會影響我們自己研究的質量。”
有人低聲交談表示同意,這時另一位董事歐文·諾頓用他的指關節在桌上響亮地叩了幾聲,以引起注意。他馬上達到了目的。
諾頓七十五六歲,是個通信聯絡王國(包括一個電視網)的董事長和主要股東,威信很高,有權有勢。一般人都認爲,菲爾丁–羅斯有他這樣的董事頗爲走運。現在,既然大家都盯着他,他便用自己那粗粗的嗓音高聲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