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村裏的女孩兒們 (第5/11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誰還要一份嗎?”
勞拉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僅僅出於禮節性地喫了牛肉。她惆悵卻堅定地拒絕了。瑪特說要是太太高興,她就再要一點。小弟就乾脆把盤子往前一推。瑪特出於禮貌,沒要第三份。但小弟沒有這些顧忌。他餓得厲害,要了第三盤,接着要了第四盤。女主人站在一旁看着這孩子發笑。她一定終生記得這個胃口特別好的小男孩。
孩子們在天黑後回到家。勞拉惹上了麻煩,不光因爲弄髒了她最好的靴子,還因爲對大人說謊。她之前告訴媽媽的是去鎮上買東西了。雖然晚上被懲罰餓着肚子睡覺,她覺得這段經歷還是值得的。要不她永遠不會有機會見到那舊宅子,穿着鮮紅外套的開門人,嚐到牛肉,還見識了瑪特的小弟一口氣喫下四大份牛肉。
最後,瑪特還是沒去那家做活。她媽媽不滿意那地方,而且第二天他爸爸聽說那宅子鬧鬼。爸爸說:“要是咱們有一口吃的就不會讓她去那做工。”“不是我信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我覺得那是一派胡言。我是怕孩子被這些個什麼的嚇着,或者在那個髒兮兮空蕩蕩的舊廚房染上感冒。”
於是瑪特一直在家帶兩個妹妹,直到鎮上賣帽子的商人需要女傭。那時候瑪特長得臉色紅潤身體壯實,會說除了“是臭皮匠的,太太”之外的話。商人家對她唯一的抱怨是她變得粗魯了,工作的時候唱歌唱得太大聲,店裏的顧客都聽得見。
女孩們在“小地方”做完一年的活,她們的母親說該是“往上走”的時候了。這時候,媽媽們會去找牧師的女兒問情況,比如有沒有哪家鄉村別墅裏缺廚房裏幹雜活的或是女傭。要是暫時沒招人的消息,牧師的女兒會把兩三個姑娘的信息蒐集好,在《早晨郵報》或是《教堂時報》上刊登。還有的姑娘通過已經在大宅子幹活的姐妹和朋友找到新活。
找到工作後,女孩會第一次獨自坐火車去主人家。她黃色的行李箱用粗繩捆好,還帶着一捧花和牛皮紙包的剩菜。
行李箱被託運到火車站。母親陪着女兒走三英里到車站。在冬日的早晨,母女在天亮前離開雀起鄉。女孩穿着最好的衣裳,母親抱着尚在襁褓裏的小嬰兒。鄰居們在花園門口和她們告別,祝願着:“旅途愉快!”“工作一切順利!”或者“做個好姑娘,聽主人的話!”“等你還沒回過神來就能放假回家了。到時候你就是洋氣地從倫敦來了!”母女兩人高高興興地走出村子,不斷地回頭揮手。
勞拉有一次見到一對母女出發。母親裹了一條大披肩,小嬰兒從襁褓裏探出臉。女孩穿着藍色的府綢罩衫,那是在鎮上的二手店買的。這件衣服三年前還是非常時興的,可這女孩現在穿就過時了。勞拉的媽媽預見到女孩遲早要被人笑衣着土氣,搖了搖頭說:“他們就不能買好點的深藍嗶嘰布料嗎?”但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還是很喜歡自己的衣服。
母女倆高興地出發,還有點兒得意。但幾個鐘頭後,勞拉見到獨自歸來的母親。她一隻舊靴子的鞋底脫落,嬰兒又沉甸甸地掛在肩頭,走起路來一瘸一拐。被問起女兒路上順利與否,母親只點頭,卻心情沉重地說不出話來。畢竟,她是個把女兒送上未卜前途的母親,受盡了懷疑和恐懼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