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郵局 (第3/6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約一年前,鮑伯在運河邊的纖路上看到一幅刺繡被包在一張舊報紙裏。他誠實地把失物送到燭鎮警察局,警察開始調查來源。專家鑑定這幅刺繡很有收藏價值,警察開始聯繫失主。他們推斷這是盜賊遺落的,可是當地幾年都沒有失竊案。警察也找不到周圍地區有失竊的報案。當時法律規定,找不到失主,東西就歸發現者所有。警局就把刺繡和倫敦拍賣行的地址寄給了鮑伯。鮑伯把刺繡寄到倫敦的幾周後,收到了五鎊拍賣所得的錢。
誰也不知道這幅刺繡真正的主人是誰。蕾恩小姐和勞拉猜測,它應該屬於某個不瞭解古董價值的村民。也許有天讓孩子把刺繡送給一個親戚,或是從剛過世的奶奶那裏繼承下來。弄丟“奶奶的舊繡花樣”的孩子頂多被斥責一頓。窮人不會想到這東西這麼值錢然後去報案。這也只是猜測而已。
郵局晚上八點關門。每年夏末的幾個週六晚上,勞拉當班到九點半。她坐在門後讀書或者做針線活。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她打開門,幾個長相粗獷的男子站在門口。他們亂糟糟的頭髮和鬍鬚,被太陽曬得黝黑的面龐,彩色襯衫胡亂塞在褲子裏。他們是來英國收割的愛爾蘭農民。這些人勤勞能幹,一點都不耽誤活計。他們結束一天的工作後,郵局都關門了。週日郵局也不出匯票,他們需要寄錢給在愛爾蘭的家人。蕾恩小姐私下在郵局關門之後讓他們寄匯票。這樣解決了他們的大難題。
勞拉從小就見過愛爾蘭的收割工。小時候鄰居見勞拉淘氣就嚇唬她:“要是不聽話,我就把你丟給愛爾蘭佬!”可是誰會害怕善良無害的愛爾蘭人呢。愛爾蘭人話多,幹活賣力,所以掙得比當地人多。他們就像燕子一樣一年來一次,然後消失在一個叫“愛爾蘭”的國度,那裏的人口音奇怪,成天喫土豆。
如今勞拉知道愛爾蘭收割工的名字:麥卡錫先生、蒂姆多蘭,大詹姆斯,小扎姆斯、凱文和派翠克。別處的收割工都知道燭鎮綠裏有個好心腸的女郵局長,她讓下完班的工人能寄匯票回家。勞拉離開燭鎮的時候,工作時間延長到了週日早晨。工作量越來越大,蕾恩小姐試圖狠下心來恢復正常的營業時間。
週六晚大概有十幾個收割工來匯錢。年紀大點的都不會寫字,他們就讓識字的年輕人提前寫好信,然後寄給家裏。有些人悄悄地問勞拉:“小姑娘,能不能做點好事,幫我在這張紙上寫幾個字?”勞拉按照他們的口述寫道:
“我親愛的妻子,感謝上帝和聖人,我身體健康,活幹得多,錢也掙了不少,咱能過個安穩的冬天了。感謝上帝。”
接着,信裏開始詢問妻子的身體狀況,孩子、年邁的父母、多蘭叔叔、布姬特堂妹,還有鄰居們的情況。然後信才切入正題,提醒妻子記得付商店的賬,詢問賣什麼東西的價錢,還囑咐別忘了整理倉庫,讓妻子別委屈了自己,想買啥就買啥,要過得像個皇后一樣,他永遠是那個深情的丈夫。
勞拉發現寫這些信的時候,不像幫英國農民寫信那樣總是停頓。愛爾蘭人說起話來不假思索,那些溫暖的語句就像詩歌。哪個英國農民會希望自己的妻子過得像個皇后?他們頂多說句“照顧好自己”。愛爾蘭人比英國人有禮貌,進門總是脫帽,經常說“請”,對小事也表示感謝。年輕的愛爾蘭人喜歡讚美人,美好的詞句誰聽了都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