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罕·帕慕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我想通我必須不做別人而做自己,不是影子而是真正的蘇丹時,我才瞭解到我應該甩脫所有的書本,不僅是這六年間所讀的,而是一輩子讀過的。”王子說着說着準備開始敘述接下來十年生活的種種,“倘若我想成爲自己而非別人,那麼我就必須拋棄所有的書籍、所有的作家、所有的故事及所有的聲音。這花了我十年工夫。”
於是,王子開始向書記口述,他是如何一本本擺脫那些曾經影響過自己的書籍。書記寫下王子在小屋裏燒燬了伏爾泰全集,因爲讀了越多他的作品,王子便越發感覺自己是個有智慧、無神論、詼諧且機智過人的法國人,而不是自己。書記繼續寫道,接下來小屋裏清空了叔本華的作品,因爲它們讓王子變成一個隨時隨地、日以繼夜會去思索自己的意志的人,而這位悲觀的人物,這位德國哲學家,絕不可能是有朝一日要登上奧斯曼王位的王子。當初花費大筆金錢購得的盧梭全集,也被扔出了小屋,撕成了碎片,因爲它們把王子變成了一個赤裸裸面對自己的野蠻人。“我把法國思想家全燒了——認爲世界是理性之地的戴爾圖、迪帕賽、莫瑞裏,以及持相反意見的布里修特——因爲閱讀他們的過程中,我看不見自己身爲未來的蘇丹,而是一個譏誚好辯的教授,總是企圖駁斥前輩思想家的荒謬觀察。”王子經常這麼說。他燒掉了《一千零一夜》,因爲書中那些微服出巡的蘇丹,不再適合現今的時代,不再適合王子未來要扮演的角色。他把《麥克白》也燒了,原因在於每次讀這本書,都讓他覺得自己是個軟弱的懦夫,不在乎爲了爭奪王位而血染雙手,更糟的是,他不僅不引以爲恥,甚至從中獲得一種充滿詩意的自豪感。他把魯米的《瑪斯那維》丟出小屋外,因爲每當他閱讀這本書亂無章法的內容,被其中的故事給混淆時,他就變成了某個苦行聖人,樂觀地相信生命的本質便是雜亂無章。“我燒了謝伊·加里波,因爲每次讀他,我就會變成一個憂傷情人。”王子解釋道,“我把波特佛里歐也燒了,因爲閱讀他的作品,會讓我以爲自己是一個想要成爲東方人的西方人。伊本·佐哈尼也被我燒了,因爲他會讓我以爲自己是一個想要成爲西方人的東方人。我不想要是東方人也不想要是西方人,我不想要執迷,也不想要瘋狂,不想勇於冒險,也不想當哪本書中的人物。”最後,爲了總結以上的敘述,王子會再度執著地說出那一組疊句,那書記在六年間數不清的筆記中寫過無數次的話語:“我想只做自己。我想只做自己。我想只做自己。”
然而他明白這並非易事。好不容易拋棄了所有的書本,終於擺脫掉多年來絮絮不休的聲音後,內心的寂靜竟讓王子難以忍受,他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派遣一個手下進城去買新書。撕開包裝,狼吞虎嚥地讀完後,他會先把作者嘲笑一番,然後,再以憤怒的儀式處決這些書本。但儘管如此,他仍不斷聽見聲音,並忍不住模仿作者,於是他便派手下前往巴比黎尋找屏息等待他的外文書商,滿以爲閱讀另一種書籍可以甩脫掉這些聲音。結果他痛苦地發現,這只不過是以毒攻毒的方法。“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在決心要做自己之後,花了整整十年對抗書本。”書記有一天這麼寫道。然而王子卻糾正他說:“不是對抗,改用‘遏制’!”在花了十年的時間“遏制”書本中傳來的聲音後,他才終於瞭解到,若想要成爲自己,惟一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音調,壓過書中的聲音。於是,他展開行動,聘請了一位書記。
“這十年間,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不僅努力遏制書本及故事,也遏制任何阻礙他成爲自己的事物。”王子站在樓梯頂往下喊,補充說明。書記一如往常地寫下這句話以及後續的長篇大論,雖然這些話王子已經重複過八百遍了,但他仍帶着第一次說出口時的熱情自信與興致昂揚,再次向書記口述。書記寫下,這十年間,王子不僅遏制書本,還包括周遭任何具有同等影響力的物品,原因在於,這些傢俱——桌、椅、茶几——通過爲他帶來必要或不必要的舒適或不舒適,而讓他遠離了一己的內心私語;原因也在於,當王子瞥見菸灰缸或蠟燭臺時,他會分心岔神,而無法專注於能使他成爲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所有牆上的繪畫、茶几上的花瓶、沙發上的靠枕,都會把王子捲入他不想要投入的心理狀態;最後,所有的時鐘、碗盤、筆以及古董椅子,全都滿載了回憶與聯想,阻礙着王子成爲自己的努力。
書記寫道,整整十年間,王子除了摔的摔、燒的燒、丟的丟各種物品,想眼不見爲淨之外,也努力遏制那些讓他變成另一個人的回憶。王子常說:“有時候,我深陷於一連串飛馳的思緒或是白日夢裏,可是突然間想起某個微不足道的過往瑣事,接着整段思緒就被打亂。那些陳年舊事總是如影隨形,像一個無情的殺手追殺在後,或是一個積怨多年的瘋子,爲了一段莫名的仇恨窮追不捨。”畢竟,對一個將來會登上奧斯曼蘇丹寶座、必須把千萬百姓的生命視爲己任的人而言,倘若在思緒飛騰之際,忽然爲了小時候喫的一碗草莓而分神,或是被某個後宮小太監的蠢話給打斷,那將是一件極爲可怕的事。一位蘇丹——不對,不光是蘇丹,所有人都一樣——的責任就是做自己,具備個人的思想、意志及決心,他必須對抗那些紛亂而隨心所至的回憶碎屑,以防它們阻礙他成爲自己。某一個機會里,書記寫道:“爲了期望能遏制所有污染個人思想及意志之純粹的回憶,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消除了整間小屋裏一切氣味的來源,丟棄所有的舊衣物及傢俱,隔絕任何稱之爲音樂的麻醉藝術,遠離他的白色鋼琴,並把屋裏每一個房間全漆成白色。”
“然而,其中最令人難以忍受,遠勝於回憶、物品和書本的,是人。”王子躺在尚未被處理掉的沙發裏,聽書記把剛纔口述的內容念出來,聽完後他加以補充。人有各式各樣,他們在最不恰當的時刻登門拜訪,帶來煩人的閒話和無聊的謠言。雖然出發點爲善意,但他們惟一的貢獻就是擾亂一個人的內心平靜。他們的關心帶給人的是窒息而不是安慰。他們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只是爲了證明自己有事情可以講。他們告訴你許多故事,只是爲了要你相信他們是有趣的人。他們藉此展現對你的愛慕,而搞得你渾身不自在。或許這些都是芝麻小事,不過對於殷切渴望做自己的王子來說,他只想與自己的思緒獨處,因此每當有這些蠢人來訪,帶來無趣的閒話和無聊的抱怨後,王子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辦法做自己。“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主張,最最損害一個人自我的,乃是他身邊之人。”書記某一回寫道。而又有一次寫道:“人最大的喜悅,在於使他人看起來像自己。”他曾寫出王子最大的恐懼,是在於未來登基之後,他必須與這些人建立起關係。“對於可憐、悲慘、不幸之士的同情,會影響一個人。”王子以前常說。“我們之所以受到影響,是因爲與那些平凡普通的人爲伍,使我們到頭來也變得平凡而普通。”他說,“而那些性格特殊、值得尊敬的人,同樣也會影響我們,原因在於我們會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然而,從各方面來看,這些人是最危險的。”王子說,“不過,別忘了註明我已經把他們全部處理掉了,全部!再補充說,我發起戰鬥不單是爲了自己,爲了讓我能做自己,而是爲了解放成千上萬的人民。”
多年來,爲了避免受到別人的影響,他發起這場不可思議的生死交戰。然而,第十年的一天晚上,他照例在對抗熟悉的事物、他喜愛的香味以及感動他的書本,這時他往威尼斯式百葉窗縫望出去,只見月光照耀在積雪堆積的寬闊花園裏,突然間王子明白了,他所發起的戰鬥事實上並非他個人的戰鬥,而是幾百萬苦命人民的戰鬥,他們把一生的賭注都押在逐漸崩解的奧斯曼帝國上。書記再次把王子的話寫進筆記裏,在王子一生的最後六年中,這句話不知已講過了幾萬遍:“所有沒辦法做自己的人,所有隻會模仿外來文化的文化,以及所有隻會從異國故事中尋求幸福歡樂的國家”都註定要衰頹、崩毀與滅亡。於是,在退居小屋等待登基的第十六年,王子決定聘請一位專屬書記。一方面,此刻的他已瞭解到惟有提高聲音講述自己的故事,才能夠擊敗外人的聲音;另一方面,他逐漸明白,自己個人的內心爭戰事實上是一場“歷史性的生死交戰”、“千年難得一見的最後的戰役,關係到是否要脫去外殼、直見本性”、“歷史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停頓點,後世的史學家將視其爲一個轉變的關鍵”。
自從那一夜,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盈盈的花園裏,讓人聯想起時間的永恆與可怕,從那時起,每天早上,王子便對着坐在桃花心木書桌前忠實而耐心的老書記,訴說自己的故事和發現。王子終將慢慢憶起,事實上多年前他就已經發現了他故事中“最重要的歷史面向”:早在他退隱至小屋前,難道他不曾親眼目睹伊斯坦布爾的街道每天都在改變,只爲了模仿一個不存在的外國城市?難道他不曉得,滿街悲苦的民衆,通過觀察西方遊客以及研究隨處可見的外國人照片,改變了自己的衣着打扮?難道他不曾聽過咖啡店裏的閒談?那羣落魄之人夜裏聚集在陋巷咖啡店的爐火旁,不是在講述土耳其的傳統故事,而是拿報紙上的垃圾彼此教育,殊不知那些文章是二流的專欄作家從《基督山恩仇記》或《三劍客》中斷章取義,把主角的名字改成伊斯蘭姓名而成。此外,他難道不曾爲了打發愉快的時光,而時常光顧亞美尼亞珍本書商,翻閱他們所出版的這一類集結作品嗎?在他毅然決然展開遺世獨立的生活之前,王子難道不曾感覺到自己的臉,也正如其他的悲苦大衆一樣,逐漸失去了從前的神祕意義?也如那些悲慘、窮困、不幸的人民一樣,陷入了平庸?“的確,他知道!”書記爲每個問題寫下答案,深知這是王子想要的寫法。“是的,王子感覺到自己的臉也在逐漸改變。”
與書記一起工作的頭兩年——他把他們在做的事稱之爲“工作”——王子叫他把一切都記下來:從他孩提時模仿的各種船笛聲和狼吞虎嚥喫過的土耳其點心,到他做過的噩夢和四十七年來讀過的書;從他最喜歡的衣服到最討厭的衣服;從他得過的所有疾病到他接觸過的每一種動物。並且,套用他常說的一句話,他的做法是“依據他所發現的浩瀚真相來斟酌每一個字句”。每天早上,當書記在桃花心木書桌前坐定後,王子便來到他的老位子,往書桌對面的沙發上坐下,或是繞着它踱步,或是踩着通往樓上的雙向樓梯一階階走,上去又下來。或許彼此都明白王子沒有新的故事可說了,然而沉默正是兩人所尋求的,畢竟,就如王子常說的,“惟有當一個人不再有話可說時,他才最接近最純然的自己。惟有當他的敘述抵達終點時,他才能夠聽見自己內在深沉的靜寂,因爲所有的往事、書本、故事和回憶全都自動關閉。惟有此時,他纔會聽見自己的真實聲音從靈魂深處湧起,從存在的永恆黑暗迷宮中浮現,讓他成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