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罕·帕慕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子逐一說故事,關於那些因爲找不到自我而崩毀的王國,因爲模仿別人而滅絕的種族,因爲無法過自己的生活而消失的異域部落。伊利里亞人由於選不出一個國王,能夠以堅毅的人格教導人民做自己,因而從世界的舞臺退場。巴別塔的崩毀,並非如衆人所言,是因爲國王尼羅挑戰了上帝的權威,而是由於他投注一切來興建此塔,耗盡了所有使巴別塔得以獨樹一幟的資源。遊牧民族拉比底亞在邁入農村經濟之際,受到交易往來的安提坡民族的引誘,投入盲目的競爭,從此失去蹤跡。薩珊王朝的滅亡,根據泰佰裏的《歷史》所述,要歸咎於最後的三位統治者(荷米茲、柯蘇如和雅茲迪格),他們沉迷於拜占庭、阿拉伯與希伯來文明,一輩子不曾有一天能夠做他們自己。利底亞在首都沙迪斯建造起第一座蘇錫安風格的神殿後,短短五十年的時間裏,輝煌的利底亞王國便衰敗滅亡,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瑟比瑞安這個民族,就連今日的歷史學家也不復記憶,原因在於他們不只遺忘了自己的過去,而且就在他們的國家即將要被建成一個亞洲大帝國時,大家也跟着淡忘了自己之所以爲瑟比瑞安人的奧祕,全國人民彷彿感染了瘟疫一般,一窩蜂地穿上了薩爾瑪提亞人的服飾,背誦起薩爾瑪提亞人的詩歌。“米提亞人、帕夫拉哥尼亞人、凱爾特人,”王子接着說。書記立刻搶在他的主人之前補充說:“因爲無法做自己而滅絕。”深夜裏,在精疲力竭地說完了各種死亡與毀滅的故事後,他們聽見夜闌人靜的屋外傳來夏蟬的鳴叫。
秋天來臨,深紅色的栗子樹葉開始落進青蛙低鳴的蓮花池,某個風大的日子裏,王子受了風寒,臥病在牀,但兩人都沒有太擔心。在這期間,王子滔滔不絕地講述着,倘若他尚無法找到自我就登上了奧斯曼王位,掌握號令天下的權力,那麼,居住在伊斯坦布爾陋街暗巷裏的市井小民,將要面臨如此可悲的生活:“他們將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傾聽別人的故事以支持自己的故事,迷戀別人的臉而非自己的臉。”他們沖泡着從附近菩提樹上摘下的花朵,一邊啜飲一邊繼續工作直到深夜。
第二天,當書記上樓去,要替躺在沙發上發燒的主人再拿一牀棉被保暖時,他突然彷彿中了魔咒似的意識到,這間桌椅早已被丟棄、門窗被毀壞、裝飾被拆除的狩獵小屋,是如此地空蕩,空空蕩蕩。空無一物的房間,牆壁和樓梯間,瀰漫着夢境般的一片白。其中一個空蕩的房間裏佇立着一臺白色史坦威鋼琴,全伊斯坦布爾只有一臺,是王子童年時的玩具,幾十年來它沒有再發出過聲響,被徹底遺忘了。書記望着這一片白,望着白色的光芒從窗口射進小屋,彷彿落在另一個星球上,感覺好似所有的過往都已退色,所有的記憶都已凍結,所有的聲音、氣味、物品都已消逝,就連時間也停了。手裏抱着一條無香味的白棉被走下樓,他禁不住覺得眼前的一切,王子躺臥的沙發、他工作多年的桃花心木書桌、白紙、窗戶,都像是迷你娃娃屋裏的傢俱,如此地脆弱、易碎、不真實。當書記把棉被披在王子身上時,他注意到主人好幾天沒刮鬍子的臉上,蒼白逐漸擴散。他頭邊的小茶几上,擺着半杯水和幾顆白色的藥片。
“昨天晚上我夢到我母親在遠方一座陰暗濃密的森林裏等我。”王子躺臥在沙發上口述,“有水從一個紫紅色的大水罐裏湧出,但非常緩慢,像是奶酒一樣。”王子說,“這時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活下來,是因爲我一輩子都堅持做我自己。”書記寫道:“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用盡一生等待寂靜,爲的是希望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和故事。”“等待寂靜。”王子重複。“伊斯坦布爾的時鐘不該停下來,”王子說,“當我在夢中看着時鐘時,”王子開口,書記寫下,“他總覺得他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一陣沉默。“我羨慕沙漠中的礫石,它們單單隻要做自己就好,我羨慕人跡罕至的高山上的岩石,以及不爲人知的山谷中的樹木。”王子滿懷熱情地費力地說。“在我的夢中,漫步在我的記憶花園裏,”他開口,然後又說,“一無所有。”“一無所有。”書記小心翼翼地寫下來。一段很長、很長的寂靜。接着,書記從書桌後起身,走向王子躺臥的沙發,仔細端詳主人一會兒後,再靜靜走回書桌後面。他執筆書寫:“伊歷一三二一年,沙邦月七日[3],星期四清晨三點十五分,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在帖斯威奇耶山丘的狩獵小屋口述完最終遺言後,溘然長逝。”然而二十年後,他又以同樣的字跡寫下:“奧斯曼·亞拉列丁王子殿下未能活着登上的王位,在七年之後,由小時候被他打過後腦勺的穆罕默德·雷夏特殿下登基,在其統治下,奧斯曼帝國參與了世界大戰,最終走向滅亡。”
書記的一個親戚把這些記事本交付給耶拉·撒力克。而專欄作家死後,衆人在他的衆多文件中發現了這一篇文章。
[1]1853年,俄國發動克里米亞戰爭,企圖吞併奧斯曼土耳其,在英、法等歐洲國家的援助之下,奧斯曼帝國大敗俄軍於黑海。
[2]關於這段史實,阿布杜拉·梅西德(1839—1861年在位),死後由其弟阿布杜拉·阿齊茲繼位(1861—1876年在位)。接着繼位的是梅西德的兒子穆拉特五世(1876年在位),但之後被廢,由梅西德另一個兒子阿布杜哈米堤繼位(1876—1909年在位),期間,阿布杜哈米堤把自己的弟弟穆罕默德·雷夏特軟禁於後宮,直到他死後,穆罕默德·雷夏特才以六十五歲的年紀登基(1909—1918年在位),最後是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1918—1922年在位)。
[3]此爲伊斯蘭曆,約爲西曆1903年。伊斯蘭曆法以穆罕默德離開麥加,遷至麥地那開始紀年(西曆622年),依伊歷計算,一年只有354天。沙邦月,等於西曆的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