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此而言,這個現實的部分就是音樂導師。這位來自遠方的可敬神人,這位來自最高天體的天使之長,已以肉身的形象不凡了。約瑟已經見過他那雙無所不知的藍色眼睛。他曾坐在練習鋼琴前面的琴凳上面,曾與約瑟一起演奏音樂,曾將音樂演奏得非常美妙;他幾乎不落言詮地爲他舉示了何謂真正的音樂,爲他祝福,而後消失了。

就目前而言,約瑟簡直無法想象可能的實際結果,無法想象這件事情可能會發生的一切,因爲,單是這件事情在他心中所引起的直接震盪和迴響,已經使他忙得不可開交了。就像一株一直在靜靜悄悄、斷斷續續發展之中的幼苗,在某個不可思議的時刻忽然悟到成長的法則,而開始努力趨向生命圓成的目標一樣。這個孩子亦然,一經法師點化之後,便開始迅速而又急切地將他的精神聚集、收攏起來。他感到自己改變了,長大了;他感到自己與世界之間已經有了新的張力和新的諧和關係了。如今,在音樂、拉丁文,以及數學方面,他有時可以做遠非他的同年同班同學所可做到的功課了。有時候,他覺得他可以達到任何目標了。在另一些時候,他又可以忘懷一切而以一種新的柔順做起白日夢來,乃至隨流蕩漾,諦聽風聲雨響,凝視花心的嫩蕊或河上的流水,不求甚解地、不加分別地,消失於同情、好奇、求悟的渴望之中,從他本身的自我遊離開來,趨向另一個自我,趨向另一個世界,趨向那奧祕而又神聖,痛苦而又可愛的現象世界的神遊境界。

約瑟·克尼克的感召,就這樣從內部展開,而後朝向會合和肯定自我與世界的方面生長,終而得到完全純淨的發展。他通過了它的每一個階段,備嘗了它的喜悅和焦慮。這個昇華的歷程向它的終點前進,沒有受到頓悟和草率的障蔽。他的這種進步是每一個高貴心靈的典型發展;學習與成長互相調和,內在的自我與外在的世界以同樣的步調彼此趨近。這個孩子到了這些發展的終點之後,終於明白了他的處境和未來的命運。他體會到他的老師們待他有如同事,甚至待他像隨時皆會告辭的貴賓;他體會到他的同學們對他既羨慕又嫉妒,對他敬而遠之,甚或疑忌不信。現在,他的一些對頭開始公開嘲弄他、憎惡他了,而他不但亦感到自己逐漸與老友分離了,同時也覺得他們亦在棄他而去了。但到此時,這個分離與孤立的歷程亦已在他心中完成了。他的感覺已經教他逐漸將老師們視爲同仁而非上級了;他的老友成了送行的臨時伴侶,如今也要留步了。他在學校和鎮市裏已不再有處身同輩或同等之人之中的感覺了。他已不再有可立足的地方可待了。他所知道的每一樣東西,都滲入了一種潛在的死亡、一種虛妄的溶媒、一種屬於過去的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一種暫時將就的東西,就像一件已經不再合身的破舊衣衫一樣。而當他待在拉丁學校的時間快要終了之時,由於逐漸成長而超出這個心愛的和諧故鄉,由於不再適合於他而不得不委棄這種生活之道,活在即將離去的這種邊緣之上,對他而言,雖在離情別緒的當中點綴着極樂的時刻和自信的光彩,卻也成了一種可怕的折磨,成了一種幾乎無法忍受的壓力和苦事。因爲,一切的一切皆從他的身上脫落開去,而他卻無法確定即將拋棄一切的,是否是他自己。他也無法說明,如此離棄他所熱愛且已習慣的這個世界,是否應該自責。他也許已用野心、傲慢、自負、不忠,以及缺乏愛心將它宰殺了。在這個真正的召喚裏所含的種種痛苦之中,最難忍受的,莫過於此。一個已經接受此種徵召的人,不但在接受的當中接受了一份恩典和訓令,同時也承受了某種相當於“罪”的東西。同樣的,就如一個小兵突然被抓去當官一樣,他升得愈高,愈是高興,對原與他同階的同志就愈有一種良心上的罪疚之感。

然而,約瑟·克尼克卻很幸運,清清靜靜地度過了這個發展的階段,沒有受到任何干擾。最後,當校方通知,說他成績優異,即將進入英才學校就讀時,乍聽之下,他不禁大感意外——雖然,待了片刻之後,對他而言,這個新聞似乎已是久已知道的事情,老早就在預料之中了。但直到現在,他纔想起,這幾個星期以來,不時有人在他背後以揶揄的口氣叫出“神的選民”(electus)或“天之驕子”(elite bov)這個詞兒。他曾聽到這個詞兒,但他只是聽而不聞,除了當個玩笑看待之外,從來沒把它當回事情。他並沒有以爲他的同學真的稱他爲“神的選民”,只是以爲他們挖苦他說:“你自高自大,真的以爲你是神的選民哇。”他雖曾因爲與他的同學之間有了鴻溝而常感痛苦,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將他自己看成一個神的選民。他已想到,這次徵召並非升級,而是一種內在的訓誡和策勵。雖然如此,但是,難道他一向不知,沒有一再揣摩、一再探索它麼?如今,好事終於成真了;他的喜事終於得到證實、成了合法之事了;他所受的痛苦已經有了意義;他一直穿在身上,至此既已破舊不堪且已過於窄小的衣服,終於可以拋棄了。一套新衣正在等他去穿。隨着獲准進入英才學校就讀,約瑟·克尼克的生活層次也有了重大的轉變。發展中的第一個決定性的步驟已經踏出了。並不是所有獲准進入英才學校的英才學生皆與這種徵召的內在經驗完全一致。徵召是一種恩典,套句俗話說,是一種純然的幸運。碰上此種幸運的青年,都以一種利益爲出發點,就如它是一種可使身心靈巧的好事一樣。幾乎所有的英才學生都把他們的中選視爲一件大大的幸運,視爲使他們感到驕傲的一種殊榮,而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早就渴想這種殊榮了。但對絕大多數的中選學生而言,從家鄉的普通學校調到卡斯達裏的英才學校,不但會碰到比想象更甚的困難,而且會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尤其是,對於一向在家過慣舒服生活的學生而言,這種改變往往弄得難分難捨和難於自制。其結果是爲數可觀的學生知難而退,尤以在入學的最初兩年之內爲多。其箇中原因,不在他們缺乏才能和不肯用功,而是不能適應寄宿的生活,並要他們逐漸割棄他們與家庭和家人之間的臍帶,終而至於只知對教會組織忠貞不二,也是使他們無法忍受的事情。

與此相反的是,另外一些學生,卻把獲准進入英才學校視爲一種莫大的良機,以爲從此可以擺脫嚴管嚴教的家庭和學校,遠離嚴管嚴教的父親和老師,樂得逍遙自在。這些少年卻也可以過上一段可以自在喘息的生活,但因他們對於整個生活上的這種改變寄予太大且過於離譜的希望,結果,要不了多久,幻滅就接踵而至了。

就是真正用功的學生和模範學生,乃至少年學者,也不一定能在卡斯達裏堅持下去。這並不是因爲他們對他們的學科不能勝任;而是因爲,在英才學校中,學科的成績並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除此之外,尚有教學上和藝術上的目標,往往這類學生難以達成。雖然如此,設有許多分科和分支機構的四大英才學校,可以容納種種不同才能的學生,因此之故,一個有志於數學或語文的學生,果真具有成爲學者的資質,就不會因缺乏音樂或哲學資賦而受到輕視。實際說來,即使是在卡斯達裏,對於培植純正的學科,有時也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傾向,而支持此種傾向的人士,不但詆譭這些“幻想家”——亦即熱衷音樂以及其他藝術的單子——有時甚至還變本加厲,在他們的圈子裏發誓拋棄和禁絕各種藝術活動,尤其是玻璃珠戲。

由於克尼克的一生,就我們所知而言,大部系在我們這個山區最寧靜的地帶(古稱“學區”——借用詩人歌德的用語說)度過,因此,我們願以久爲人知的事情冒使讀者厭倦的危險,將這個著名的卡斯達裏及其學校的性質和組織再做一個簡略的描述。這些學校——簡稱英才學校——有一個明智而又富於彈性的制度,而行政部門(一個研究諮詢會,由20位參議組成,其中10位代表教育委員會,另外10位代表教會組織)則以此在全國各種部門和學校中選拔最有才能的學生,予以訓練,俾爲教會組織和中等學校與大專院校所有的重要職員提供新的血輪。全國各地,許多普通學校、大學預校,以及其他學校,無論是屬理工還是人文,對於90%以上的學生而言,都是爲了求職而設的預備學校。這些學生,一經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即行升入大學,修習一種特定的研究科目。這就是衆所周知的標準課程。這些學校的要求相當嚴格,盡其可能地排除缺乏才能的學生。

但與這些學校平行或高於這些學校的,是英才學校,只收天分和品格均皆出衆的學生,且其招生辦法不是考試,而是由老師評選,向卡斯達裏當局推薦。某日,某位老師向一名十一二歲的學生表示,如果他希望,他也許可於下學期進入卡斯達裏的一所學校就讀。他對這種想法心嚮往之嗎?他對這個推薦有無奉召的感覺?對於這個提示,他不妨再三考慮。考慮的結果,他如果首肯了,並且得到了雙親的無條件同意了,他便可以進入一所英才學校試讀了。由這些英才學校的校長與水準極高的導師(絕非大專院校的教職員)組成的教育委員會,掌管全國所有的教育事務和所有的知識組織。一個孩子一旦成了英才學生(且對任何課程皆能不負所望,否則遣返普通學校),他就不再需要爲某種謀生專業或一技之長去做準備了。相反的,教會組織和學術機構卻要到英才學生中徵求人才:從文法學校的教員到高級職員,12個研究主任——亦稱導師——乃至玻璃珠戲指導人,亦即珠戲導師,都在徵求之列。

一般而言,英才學校的最後課程,通常在22到25歲之間修習完畢,畢業後即可進入教會組織。自此以後,大凡屬於教會組織和教育委員會的一切教育與研究機構皆爲他們所有,而假如他們有意作進一步研究的話,則所有的圖書館、檔案室、實驗室,如此等等,加上大批的助理人員,乃至所有的一切屬於玻璃珠戲的設備,也供他們使用。一種專科學位甚至在未畢業時就已開始了。凡是對語言、哲學、數學,或其他任何學科,顯出特別興趣的學生,都可轉修高級班的課程,得到因才施教的培植。這些學生畢業後,大都擔任公共學校和大學的專科教師。他們永遠是教會組織的成員,縱使離開卡斯達裏了,仍然如此,終生不變。這也就是說,他們不但與一般“常人”(未在英才學校接受教育的人)保持一種截然的分野,而且永遠不得從事醫師、律師,以及工程師之類的專業工作——除非脫離教會組織。他們得終生遵守教會守則,包括安貧樂道與終身不娶。一般人多以尊敬中帶着諷刺的口氣稱他們爲“達官貴人”。

英才學校的畢業生,大都以小學教師爲他們的最後歸趨。卡斯達裏學校的少數頂尖人物,可以自由專攻他們所喜歡的學科,時間不受限制。一種勤奮的、冥想的求知生活,已爲他們準備好了。許多天分較高的學生,由於某種原因,也許因爲身體缺陷或性情欠穩,以致不宜擔任教師或在教育委員會佔據單位主管的職位,則可繼續進修,以助理的身份終生從事研究或蒐集的工作。因此,他們對於社會的貢獻,多半屬於純粹的學術著作。有些人到辭書編纂委員會、檔案管理處、圖書館等類機構充任參議或顧問,有些人則從事爲藝術而藝術的學術研究。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專心致志於高度深奧,且往往冷僻的科目:例如魯道維卡斯·克魯德利斯,辛辛苦苦耗費了30年時光,將僅存的古代埃及經文譯成希臘文和梵文;或如有些古怪的卻託斯·卡爾文席士二世,則爲我們留下了對開本四大巨冊的《12世紀末期意大利南部各大學拉丁文之發音》。這部著作原擬作爲“12至16世紀拉丁文發音發展史”的第一部分,但因無人續成,致使這部已有千頁之譜的手稿至今仍是一部鉅著之中的一個片段,殊爲可惜。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我身邊的女人

我身邊的女人

wolfanswer7 。
《我身邊的女人》是wolfanswer7 。精心創作的辣文。這是一個關於愛、友情、成長和冒險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力和奇幻色彩,同時也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它會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無限可能,適合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閱讀。守護中文實時更新我身邊的女人最新章節並且提供無彈窗閱讀。
其它 完結 0萬字
裝人魚的鮫人成了萬人迷

裝人魚的鮫人成了萬人迷

清尊
藍鮫一覺醒來,發現世界變了。 海里不見其他鮫人,陸地上多了一種叫人魚的生物。 武力值爆表的他,僞裝成一條軟萌可愛的小人魚,爲了在星際活下去,只能靠自己的特殊能力,賺錢養家。 他哭一哭,眼淚變成了一粒粒圓潤剔
其它 完結 84萬字
果果和公公

果果和公公

果果
《果果和公公》是果果精心創作的辣文。這是一個關於愛、友情、成長和冒險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力和奇幻色彩,同時也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它會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無限可能,適合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閱讀。守護中文實時更新果果和公公最新章節並且提供無彈窗閱讀。
其它 完結 2萬字
女兒被綁匪撕票後,我笑了

女兒被綁匪撕票後,我笑了

土豆泥
女兒被綁架,綁匪獅子大開口。\n視頻裏,女兒滿目驚慌,哭喊着媽媽救我。\n婆婆和老公瘋狂籌錢,乞求綁匪手下留情。\n而我轉頭把錢送去了福利院。\n一天後,老公打來電話質問我。\n“你去哪了!我們女兒死了!”\n我敷衍道。\n“哦。”
其它 完結 2萬字
我在星系007   【無限】

我在星系007 【無限】

貓頭不要錢
一句話簡介:泤玥(讀四月)作爲摘星員的升級解放星球之路,探尋不爲人知的故事與系統做抗爭,尋找記憶順道撿一下涼卓的故事 ———————————————————— 完整簡介: 新時代,人類因10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導致全球能源強制性短缺,但好在人類與高維生物簽訂條約換取了一定程度上能源的自由 伴隨着政府政策的下發,而成立的新職業摘星員成爲了新的編制——與高維生物下發的系統簽訂契約支出全部靈魂,遷躍前
其它 連載 5萬字
綜:我是好爸爸

綜:我是好爸爸

慕容紅苓
關於綜:我是好爸爸: 無良律師王俊生因爲參與了太多的離婚案件,對於孩子們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所以這股怨氣逼迫他去一個又一個的位面去拯救一個個的熊孩子贖罪。系統:宿主太過暴力,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春風化雨一般的溫柔。王俊生:我改系統:宿主太過陰柔,會影響孩子們將來的性格發展。王俊生:我改系統:宿主太過彪悍,會造成孩子們的自卑心理王俊生:我改系統:宿主……王俊生:我改系統:宿主……王俊生:我特麼的不
其它 連載 2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