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極夏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儒家對父兄之言,較常人更爲尊崇。據說由良家對此的要求,也較武家更爲嚴格。胤房卿雖已退隱,但畢竟是家長公房卿之父,公篤也自幼便對自己身爲長子,終將繼承家嗣深有自覺,故即便是祖父臨終前一番囈語,也絲毫不敢輕視。”
至寶。
公篤曾向其父詢問此事,但公房卿亦表示不知情。公篤判斷祖父應未曾向父親提及此事,便就此展開調查。但到頭來,他什麼也沒查到。此事竟未有任何記錄留存。不過——
“胤房卿辭世後,公房卿便以此爲契機,從此不再過問政事,並與衆弟平均分配本就不多的遺產,待家產打理妥當,便自京都遷入府內。當然,日子是較從前清苦,但公房卿似乎生性清心寡慾,絲毫不以儉樸度日爲苦。或許正因其爲人如此,衆弟均不吝惜,援助供養。畢竟遺產雖少,公房卿仍有平均分配之恩。一家兄弟於維新前平分家產,改朝換代後紛紛自行創業,個個也是事業有成。”
“公房卿可有自行創業?”
“華族本不諳商道,經商失敗的例子可謂多不勝數。相傳近畿一帶的土地開墾事業損失至爲慘重,便是一例。據傳公房卿對此亦有聽聞,故未起經商之念。對此,其子公篤氏亦深表贊同,只因其深信重德淡利、擇名譽而棄實益方爲正道。但是,他雖支持父親不涉商途,仍對某事心懷不滿。”
“敢問是對何事不滿?”
“其實,公篤曾遭人嘲諷。”
“是遭何人嘲諷?”
“即公房卿的幺弟,官銜公胤,名叫山形。公胤創立一商社,據說獲利甚豐。但此人平日言辭似乎頗爲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