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紀蓉覺得自己如今能爲這亂世所做的,大抵也就是這些罷了。
有戰亂必有流民,有流民必出疾病乃至瘟疫,她也不過是一屆農女,就算傾家蕩產賑濟一時,也救不得多少人,可醫術卻不一樣。
《傷寒論》上,救人活命的良方無數,她有幸看過。
這本書對傷寒六經病各立主證治法,如“太陽傷寒”用麻黃湯;“太陽中風”用桂枝湯;陽明經證用白虎湯;陽明腑證用承氣湯;少陽病用小柴胡湯……歸納總結了不同的病程階段和症候類型的證治經驗,示人以證治要領。
全書10卷,共22篇,記載了397法,列方113首,應用藥物82種。
這本書提出了完整的組方原則,介紹了傷寒用汗、吐、下等治法,書中記載的的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牀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反覆應用,屢試有效。由於張仲景所博採或個人擬製的方劑,精於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着,後世譽之爲“衆方之祖”,尊之爲“經方”。
紀蓉穿越之後,沒有帶來任何金手指,腦子裏唯一清晰可記的,就是她因爲太宅而看過的一本本書籍越發歷歷在目,當初之所以看《傷寒論》,還是因爲她有一陣子對中醫有了興趣,這纔去看看藥方古籍,卻不想在此時能派上用場。
這本書,她寫出來容易,但難就難在如何出版。當初張仲景寫出《傷寒論》,因爲存世版本太少,所以幾經重抄整理和編纂,想來就是因爲這本書雖然有極大的醫學價值,但並沒有足夠的商業價值。
若無人注資出書刊印,《傷寒論》註定不會流傳太廣。那昭陽短記上刊載的大多數是故事和詩句、時局議論,若要將整整10卷的醫書刊登上去,基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