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放孩子去找媽媽,數出三十粒250克灰黃黴素膠囊交給那位母親。“讓他每天服一粒,直到全部喫完。”他用簡單的達里語說道,“別把藥分給別人喫,他需要這些用量。”這樣一來癬病能得以醫治,麻疹和腸胃炎則要順其自然了。“讓他臥牀休息,直到疹子消失。務必讓他多喝水。”
女人點點頭。
“他有沒有兄弟姊妹?”讓-皮埃爾問道。
“五個兄弟,兩個姊妹。”女人驕傲地答道。
“他應該被單獨隔開,不然其餘的孩子也會染病。”女人看起來一臉遲疑:她家裏很可能只有一張牀,所有的孩子擠着睡。讓-皮埃爾對此無能爲力。他繼續道:“等藥喫完,如果他還不見好,帶他來找我。”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充足的食物——既要優質,又有營養。這一樣讓-皮埃爾給不了,她的母親也不行。
母子兩人離開洞穴,孩子瘦骨嶙峋,一副病態;而母親也顯得弱不禁風,筋疲力盡。他們很可能跋涉了幾英里路纔到達這裏,一路上多數時間裏孩子由母親抱着。如今看完了病,兩人想必又要步行回去。這孩子很可能還是活不下去,不過至少不會死於肺結核。
還有一位病人——一位瑪朗乞士。他是班達的聖者。此人瘋瘋癲癲,多數時候衣不蔽體。他從班達上游二十五英里處的科馬爾開始,一路沿五獅谷而行,一直到西南方六十英里以外蘇軍佔領平原上的恰裏卡爾。此人成日胡言亂語,經常看到幻象。阿富汗人認爲瑪朗乞士都是有福之人,不但能容忍他們的怪異言行,還熱心施捨飲食與衣物。
乞士走進來,腰上圍着一塊破布,頭上還戴着一頂蘇聯的軍帽。他緊捂着腹部作疼痛狀。讓-皮埃爾倒出一把二乙酰嗎啡藥片交給他。瘋子將這些合成海洛因藥片攥在手裏,轉身就跑。
“他肯定對這些東西上癮了。”簡說,聲音中明顯不甚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