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橫順定睛再看,真是張瞎子沒錯,緊走兩步上前下拜,畢恭畢敬地叫了一聲:“師叔。”
在城隍廟扎紙人的張瞎子,怎麼是劉橫順的師叔?他這雙眼又是怎麼瞎的?咱這話又得往前說了,張瞎子當初可不瞎,本名張立三,天津衛人稱“立爺”,九河下梢“七絕八怪”中的一絕,很多人以爲他是扎紙人的手藝絕,也有人說他是走陰差的。卻很少有人知道,立爺的名號打早就闖出來了,當年還有大清朝的時候,張立三是綠林道上頭一號的飛賊,有一身飛檐走壁的絕技,進千家入萬戶竊取他人錢財。那麼說這是個壞人?也不盡然,此人祖籍武清縣,自幼喪父,和老孃相依爲命,家徒四壁、貧寒如洗,後來在齊雲山遇上了高人,學藝一十七載,練成一身的絕技,什麼叫“躥高縱矮、飛檐走壁”,怎麼是“蹬萍渡水、走谷粘棉”,平地一跺腳就能上房,到房上還沒站穩,一個跟頭又能下來。下山之前,師父告訴他,你我二人雖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這麼多年你也不知道爲師姓甚名誰,並非有意隱瞞,而是不讓你借師名行走江湖,按綠林中的黑話講:“不讓你借我的蔓兒,想揚蔓兒自己闖去。”
張立三爲人至孝,沒有揚蔓兒的心思,因爲人心險惡,綠林道也不好混,拜別恩師回到老家,憑他這一身本領,找了個給當地財主看家護院的活兒,不求大富大貴,有口安穩飯喫,能在老孃膝前盡孝也就罷了。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就叫無妄之災!這一天趕上他歇工,揀老孃愛喫的大包小裹買了不少,回到家陪老太太坐在炕上說話,忽聽外頭有人大聲叫門,“啪啪啪啪”敲得山響,門板差點砸掉了,知道的這是敲門,不知道的還以爲是拆房,他開門一看來了四位官差,怎麼知道是官差呢?不是有這麼句話嗎,戴大帽穿青衣,不是衙役就是兵!四個官差見張立三出來,手中鎖鏈子一抖,“譁㘄㘄”套在張立三脖子上,不由分說拽着就走。
咱們說張立三身懷絕技,一身的本領,爲何如此輕易被官差拿住?其因有二:頭一個,這些鎖人的捕快,別的本領也許不行,這條鎖鏈子卻使得熟,手腕子上的勁兒又快又準,不等你看清躲閃,就已經搭在脖子上了,這叫不怕千招會,只怕一招熟;二一個,縣衙門的鎖鏈子雖說僅有小指粗細,勁兒大的一下就能拽斷,但是搭在脖子上這就叫王法,冤不冤你到了公堂上跟大老爺說去,如若膽敢掙脫,即是拒捕毆差、藐視國法,倘有一日被拿到大堂之上,什麼也不問先打四十大板。張立三怕驚動了老孃,又覺得問心無愧,任憑四個官差鎖了,直奔武清縣的縣衙,一路上心裏這個彆扭啊,平日裏行得正坐得端,卻被公差鎖了帶入縣衙,讓方圓左右的街坊鄰居看見了,不得戳我脊樑骨嗎?甭管犯沒犯王法,哪怕是上午抓進去下午放出來,也架不住人嘴兩張皮、裏外都使得,還有會說不會聽的,我的臉還往哪兒擱?這麼一來我那看家護院的差事也沒了,且不說指什麼喫飯,往後我們孃兒倆出來進去的,如何抬得起頭?張立三一路之上免不了胡思亂想,心中煩悶。到得公堂之上,一審一問他才明白,原來前些日子,他打退了幾個夜入民宅採花行竊的賊人,可那幾個賊懷恨在心,冒了他的名作案。當時這個縣官昏庸無能,聽說張立三可以飛檐走壁,便認準了他,不等審明案情,就吩咐左右挑斷飛賊腳筋。
張立三沒經過官,心中又是憤憤不平,不甘蒙冤受屈,一咬牙一跺腳,在縣衙大堂之上踹鐐脫身,一個鷂子翻身上了屋頂,順着後房坡走了。他連夜逃回到家中,常言道“遇急尋親友,臨危託故人”,先把老孃送到外地的二舅家,自己一個人躲出去避風頭,奈何走投無路,思前想後長嘆了一聲:“既然官府冤枉我,道兒上也有人看我不順眼,我就去當一個飛賊,偷完了我也留下名號,讓你們看看我是怎麼當賊的,遠了我也不去,就到天津城,顯一顯我張立三的手段!”
他這個念頭一轉上來,連夜進了天津城。從此之後,那些爲富不仁的大戶人家可倒了竈,家中的金銀細軟說丟就丟、說沒就沒,也不知道賊人怎麼進來的,看家護院的請多少也沒用,連狗都不叫喚,來無影去無蹤,作完案只在牆上留下“張立三”三個字,任憑官府出動多少捕快,就是拿不着這個飛賊,連人影都見不着。立爺偷東西講規矩,甭管這家人多遭恨,向來是只斂浮財,房契地契、當票賬本一概不動,更不會驚擾女眷,怎麼進來的怎麼出去,屋裏連個腳印也留不下,摳開的磚、掀開的瓦,全給你原樣放回去。天津城的窮人們也算有了活路,無論是乞丐聚集的破廟,還是窮老百姓住的窩鋪,總有人隔三岔五往裏邊扔錢,有時多有時少,有時是銅子兒,有時是散碎銀子,尤其是年根底下,張立三會把這一年攢下來的錢都散出去,很多窮人家早上起來,看見門前立着三摞銅錢,便知此乃“立三”之意,所以大年初一見了面,就互相問候:“今年過得怎麼樣?”對方答道:“託貴人的福,立來過得不錯。”彼此會意,心照不宣,簡直把張立三當成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張立三屢屢作案從未失手,那些個爲富不仁的豪門大戶指着當差的鼻子罵,讓衙門口兒顏面掃地,恨得牙根兒都癢癢,無奈此人高來高去,來時無影、去時無蹤,只好將畫像貼滿了全城懸賞捉拿,賞銀一路往上漲,直漲到紋銀八百兩,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也不值這個價碼,可是天津城的老百姓不貪這份財,都說張立三是俠盜,跺腳可上天、騰雲能駕霧,劫富濟貧、扶危救困,有滿天神佛相護,官府想抓也抓不着,老百姓有知道他在哪兒的也不說。
至於張立三在天津城做下的案子,信着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他手段極高,身上有絕活兒,天鵝下蛋、海底撈月、蠍子爬城、蜈蚣過山,沒他不會的,而且足智多謀、機巧過人,任憑大戶人家的院牆再高、守衛再多,也擋不住張立三入室行竊。
一晃過了十年,飛天大盜張立三的名號在綠林之中、江湖之內,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起來沒有不贊同他的。官府三番五次懸賞拿賊未果,當官的聽得張立三這幾個字就頭疼,真把他逼急了敢在縣太爺的書案上留刀寄簡,那意思是告訴你,別看你拿我不住,我取你的人頭可易如反掌。後來上任的天津知縣多謀善斷,不再大張旗鼓地捉拿飛賊,只命人暗中尋訪,一來二去探聽出張立三的老孃躲在鄉下,覺得這是個擒賊的機會,預先設下伏兵,又命人放出風去,說官府已經找到張立三老孃的藏身之處,這就要去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