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猜我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這樣,十年過去了。有熱心同學組織“畢業十年聚會”,我竟然一反常態很熱切地想去參加。在聚會的前一天,組織者——一個高個子的男生給我打電話,接通之後他的第一句話是“打擾了”。電話結束時,他竟然又跟我說了一聲“打擾了”。
他們盡力聯繫了所有人,但在這樣一個很容易被找到的時代,依然有3個人下落不明。一半兒的人留在了南京,大多從事跟媒體有關的工作;一半兒的人回了老家,基本都是公務員;還有兩三個在北京、上海。零星幾個人在國外,一個女生嫁了德國人,一個女生留在了新西蘭,一個男生在非洲。還有一個男生去印度出差沒能參加,他徹底轉行了:成了一個IT青年。最後來了一半兒的人,坐了三桌。
在這之前,大學曾經是改變人命運最多的場所。而差不多從我們開始,大學失去了這種魔力。這十年裏,因自身努力而變得富有(但也有限)的同學從事的都是跟房地產有關的行業:房地產公司、房地產網站、跑房地產廣告的人。大學不如房產改變命運。或者說個人的命運越來越難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這是時代最強烈的縮影。
我以爲我會看到一些巨大的變化,但每個人竟然都沒有怎麼變。有幾個女生變美了。僅此而已。男生也並沒有變胖。好像這十年,時間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只是帶來了很多的小孩。幾乎每個人都生了小孩,除了我,還有另一個單身的女生,索性去法國遊學了。大大小小的小孩在包間裏跑來跑去,很快玩成一片,一度打起架來,後來又和好了。除了談論小孩之外,大家不停地說:“要多組織這樣的聚會,至少南京的同學應該經常聚起來。”每個人都附和,但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假的。大家拼命合影。
這十年裏,如果回頭去看,我關於人生的所有決定幾乎都是錯誤的。同時又跟我相稱。就在前一天,因爲雅虎郵箱要消失,我整理郵箱裏的郵件時竟然翻到十年前,那個勸我去上海的老師發給我的郵件,他說:“我知道想讓你下定最後的決心很難,但以我職業生涯的經驗,原來與我程度差不多的人,現在大多數還在一些小媒體混日子,意氣消沉,他們少的就是關鍵時刻,邁出人生關鍵一步的勇氣。不過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在另一封信裏他又說:“在南京的報紙服務,時間長了會有惰性,想保持高格調,比較困難。”
很不幸他說的每句話都對,只有一句話不對: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