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之王呂連貴 (第1/4頁)
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呂連貴這個名字不太好念,有沒有?同樣的韻腳,“興盛厚”掌櫃的李連貴就沒有這麼難念。有一次我跟呂連貴說,你這個名字僅次於呂留良,對我們北京人來說難度太大了。呂連貴沒說話。過了一會兒,我發現他仰着脖在小聲地連着念“呂連貴”,唸了十幾次,果然沒有出錯。我就不行。呂連貴自己悶頭樂了一會兒,又仰頭連着唸了十次“呂留良”,唸到第六次就不知道唸的什麼玩意兒了。他又做出了一個委屈的表情。他的話很少,但表情很豐富。
據說歷史上的呂留良,中年早衰,頭髮鬍子都是花白的,牙齒也掉得差不多了。呂連貴這點跟呂留良很像,他的頭髮也是花白的。他在地鐵裏抱着吉他搖頭晃腦地唱歌,頭髮在燈下一晃一晃的,銀光閃閃,還挺好看。後來我問了問,據說要染成他那個效果需要兩千多塊錢,他絕對沒有這個閒錢,一定是天生的。他還缺一顆牙。據說那原本是一顆鋒利的虎牙,被打掉的時候差點兒順道把嘴脣戳穿了,結果長了一個病程長達三個月的口瘡,苦不堪言。有關這顆牙,是有一些事要講,不久我們就會說到。
呂連貴現在已經不在地鐵裏唱歌了。起先他在地鐵裏唱歌,那是出於無奈,並且也有幾分天註定。如果不是在地鐵裏遇見了貴人,呂連貴也過不上舒服日子。後來他在酒吧裏唱歌,而且不是天天唱,一個星期只需要唱三場。如果天天唱,當然能掙兩倍的錢,但是他不樂意。他願意用剩下的時間睡覺、練琴、做飯給自己喫。或是一圈圈地坐地鐵。我們這種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理解不了這種生活。白天不用上班,晚上只需要唱三四個小時的歌,空閒時間還不夠多嗎?呂連貴對錢不太在意。他有口吃的就得。
現在呂連貴在酒吧圈有了一些名氣,他的上一個老闆給他起了個花名兒,叫Louis。圈裏人都知道有個Louis,以歌路寬廣、什麼都能唱著稱,且唱得極好。那個老闆姓馬,有一陣子我常去他那兒喝酒,慢慢就認識了。呂連貴也是在那個店裏認識的。呂連貴有一手絕活,叫作“看人識歌”:他只要看你一眼,就能準確地判斷你的審聽情趣,然後彈起你喜歡的歌來。基本上,他以靠近吧檯的那幾個客人的品味爲準,先彈一段前奏。酒吧裏烏漆麻黑的,也看不清臉,不知道他根據什麼判斷出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有時候彈完前奏,就像水流改道一樣無比自然地換上一首,不熟的話根本聽不出來。有時候就繼續彈下去。
他這個看人識歌太絕了,簡直是超自然現象。那家酒吧開着的時候,我總是一個人去,一直坐在吧檯盡頭最靠近唱臺的地方,頭頂上恰好有一盞小小的射燈。呂連貴第一次來唱歌時,老闆把酒遞給我,說:“今天這個歌手厲害。你聽聽!”然後呂連貴就慢悠悠地坐在那把高高的椅子上,調了調琴,然後抬頭看了看我。他頭上也有一盞射燈,燈光昏黃,感覺頗像是一大羣快要死了的螢火蟲聚在一起所發出來的。燈光把他的銀髮照成了金色的,他的吉他也是金色的,琴絃閃着金光。我已經忘了我那天穿的什麼,總之他看了我一會兒,就彈起一首《快要枯竭的水》(Water Runs Dry,Boyz Ⅱ Men的一首歌曲)的前奏來。我猛地抬起頭,一口酒差點兒沒把我嗆死。這不光是因爲這是我當時最喜歡的歌。我從沒有聽過用吉他彈的這首歌,它的伴奏本來是像流水一樣低沉柔順的小提琴。可怕的是,呂連貴的琴聲裏還伴着一種像遠處的滴水聲一樣的打擊樂。這一段前奏聽得我都要瘋了。他一個人彈琴,聽起來簡直像是一支簡單的小樂隊在演奏。這支樂隊一定已經合作了一輩子——就是那種即便船要沉了也能默契和諧地演奏,並在間奏時互道永別的樂隊。間奏的最後一個小節裏,他抬頭看了我一眼,然後好像笑了笑,又好像沒笑,接着他開始唱歌了。
他的嗓音沒什麼特殊的。但是他的演唱技巧無比純熟,情緒溫和飽滿,像在講一個每天晚上都要給愛人講一遍的故事,不厭其煩,娓娓道來。當然,我不是要表達我愛上了這小子的意思。他的演唱裏有着豐富的情感,並且能夠把細小的轉音用得爐火純青,就像你在春天的晚上騎車出去遛衚衕,在每一個熟悉的轉角拐彎,沒有猶豫,也不必擔心。一曲終了,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鼓起掌來。酒吧裏的外國人都像服用了某種違禁藥物一樣尖叫起來。他們這麼一叫我纔想到,眼前這個白頭髮的小夥子是我見過的英文發音最棒的酒吧歌手,比我以前遇到的菲律賓歌手強多了。
在我後來聽過的無數次演出裏,呂連貴唱過中文歌、英文歌、日文歌,沒有歌詞的歌——也不能說沒有歌詞,那歌詞都是些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聽不明白的,據說這叫自由爵士什麼的。我在店裏時,他唱的歌總能得我歡心,要不是因爲我是個窮鬼,簡直想包養他。而且,他每次唱的歌都不一樣。最多的是Boyz Ⅱ Men(美國著名RB演唱組合)和同時代歌手的歌,也有更老的,比如埃裏克·克拉普頓(Eric Clapton),英國音樂人、弗蘭克·西納特拉(Frank Sinatra),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流行音樂人物一類的。有時候我在店裏待到很晚,把客人都耗沒了。店裏安靜下來,只有老闆收拾杯子的聲音時,他還會唱查特·貝克(Chet Baker,美國著名爵士樂歌手),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人是誰,只覺得非常好聽。也就是說,他不但能唱你喜歡的歌,還能唱你沒聽過但保證喜歡的歌。總之,他根據客人的品味選歌,其庫存之大、演唱之純熟、選歌之精確,簡直匪夷所思。選歌精確這件事,聽是聽不出來的,但你可以注意觀察坐在前排那幾桌客人的反應:第一首的前奏起來,他們保準立即僵住不動,張着嘴說不出話來。他就像一個點穴高手,其認穴之準,出手之凌厲,武學之淵博,都可以成爲江湖傳說。他跟傳說的區別就是你只要花上35塊錢買一杯酒就可以親眼得見。後來我問馬老闆,這孩子叫什麼?老闆說叫呂連貴。這個馬老闆是北京人,說話極快,嗓門極大,我們都叫他馬克沁(注13)。他說了一遍,因爲太快,我沒聽清楚。我說呂什麼?他又說了一遍:呂!連!貴!我一口酒噴了出來。我說:這什麼名兒啊,這能紅嗎?馬克沁說:人家就叫這個,我給起了個英文名字,他不樂意用。
後來我換了工作,也換了喝酒的地方,很久沒再去了。不過此時我跟呂連貴已經算是認識了。我跟他認識的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他唱完歌,收拾琴箱準備走了。他唱完歌后,馬克沁就會放CD,直到結束營業。他的CD非常糟糕。那天我正好拿到一筆稿費,十分開心,就請呂連貴喝了一杯。我們談音樂,相見恨晚,於是我又請他喝了一杯。現在想來,我能跟他聊得這麼開心,是因爲他的音樂儲備完全覆蓋了我的。基本上,他可以跟任何人在音樂上談一個晚上。兩杯喝完,他打開琴箱,又走上唱臺去。店裏僅剩的三四個客人叫起好來。呂連貴想了半天,唱了一首《來自伊帕內馬的女孩》(The Girl from Ipanema)[薩克斯風手斯坦·蓋茨(Stan Getz)演唱歌曲]。這歌非常好聽,也非常難,並且不適合男人唱,適合小姑娘。我還是第一次聽中國人唱。呂連貴自己彈,自己唱,唱得既投入又開心。就像一個小姑娘一樣,但你卻不會因此討厭他。這之後,我們就算是認識了,見面會打招呼,有時會請對方喝一杯。有一回我甚至上臺唱了一首,他給我伴奏。那是我第一次享受樂手的現場伴奏,實在太爽了。
前一段時間,馬克沁把店賣了,準備環球旅行,我祝他一路順風。但是這麼一來,呂連貴就沒地方唱歌了,作爲老闆,馬克沁當然得給自己的兄弟先找個出路。連自己店裏的調酒師和服務員的後路都安排好了,更別提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歌手了。馬克沁縱橫酒吧圈十幾年,江湖關係硬得很。依我看,開酒吧的都不是好惹的,這些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另當別論,但他們都認識一些不得了的人物。這種背景下,想給呂連貴安排個演出場子真是太容易了,馬克沁想道。事實上確實如此,可惜他事先沒有摸清楚呂連貴的背景和事情的來龍去脈。可見溝通的重要性!這回惹了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這裏要說一段倒筆書,是關於呂連貴遇到的第一個貴人的。這人姓施,也是歌手,比我的年紀還大,已經唱了二十年了。由於其體格魁偉,說話唱歌都是沙啞派,又快又猛,與馬克沁堪可配對,所以我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施潘道(注14)。施潘道早年間在北京的各種廣場、地下通道和地鐵站唱歌,很有些名氣。他的演奏和演唱都十足的接地氣,以流行歌曲、過時搖滾樂和充滿髒字的不知名流派音樂聞名,演唱時霸氣十足。在酒吧演出時,他帶一個助手,專門管換琴絃,因爲他發明了一種技法,能夠在彈琴的同時打出類似於鑔的打擊樂聲,聽起來十分痛快,但基本上每彈兩三首就得換一套琴絃。有一回我問他,你幹嗎不準備兩把琴?這樣就可以隨便找個Bartender(酒吧男招待)給你換弦了。他說:不行,助理多有面子?其人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