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革結束的時候,我剛好高中畢業。此後的十多年裏,我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可是沒有讀過魯迅作品中的一個字。後來我自己成爲了一名作家,中國的批評家認爲我是魯迅精神的繼承者,我心裏十分不悅,覺得他們是在眨低我的寫作。
時光來到了一九九六年,一個機會讓我重讓了魯迅的作品。一位導演打算將魯迅的小說改編成電影,請我爲他策劃一下如何改編,他會付給我一筆數目不錯的策劃費,當時我剛好缺錢,就一口答應下來。然後我發現自己的書架上沒有一冊魯迅的著作,只好去書店買來《魯迅小說集》。一當天晚上開始在燈下閱讓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讀的第一篇小說就是我曾經譜寫成歌曲的《狂人日記》,可是我完全忘記了裏面的內容,小說開篇寫到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時,用了這樣一句話:“要不,趙家的狗爲何看了我一眼。”
我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魯迅有點厲害,他只用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些沒有才華的作家也想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這些作家費力寫下了幾萬字,他們筆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讀到的第三篇小說。這篇小說在我小學到中學的語文課本里重複出現過,可是我真正閱讀它的時候已經三十六歲了。讀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給那位導演打電話,希望他不要改編魯迅的小說,我在電話裏說:“不要糟蹋魯迅了,這是一位偉大的作家。”
第二天,我就去書店買來了文革以後出版的《魯迅全集》。爲此,我十分想念那些堆積在文化館桌子下面的魯迅作品,那些 在文革中出版的魯迅作品,其版本有着更加深遠的意義。我當年從文化館辦公室進出時,移動的雙腳時常被魯迅的著作絆住,我覺得可能是命運的暗示,暗示我這些佈滿灰塵的書頁裏隱藏着偉大的敘述。
從書店買來《魯迅全集》後的一個多月裏,我沉浸在魯迅清晰和敏捷的敘述裏。我後來在一篇文章裏這樣寫道:“他的敘述在抵達現實時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彈穿越了身體,而不是留在了身體裏。”
我想藉此機會再次談論《孔乙己》,這是短篇小說中的典範。這部短篇小說開篇的敘述貌似簡單卻是意味深長,魯迅上來就寫魯縝的酒店的格局,短衣幫的顧客都是靠在櫃檯外面站着喝酒,穿長衫的顧客是在店面隔壁的房子裏,要上酒菜,坐下來慢慢地喝酒。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穿長衫的人。魯迅惜墨如金的開篇,一下子就讓孔乙己與衆不同的社會身分突出在了敘述之中。
在《孔乙己》裏尤其重要的是,魯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幾次來到酒店的描述,當孔乙己的腿被打斷後,魯迅纔開始寫他是如何走來的。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責任,當孔乙己雙腿健全時,可以忽視他來到的方式,然而當他腿斷了,就不能迴避。於是,我們讀到了“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一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坎坐着。”先是聲音傳來,然後才見着人,這樣的敘述已經不同凡響,當“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坎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錢後,令人讚歎的描述出現了,魯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話,“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是用這手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