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在中國建立政權以後,仍然奉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念。當然,革命不再是武裝鬥爭,革命開始以一場又一場接踵而至的政治運動表演出來,並且分別在大躍進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登峯造極。此後,中國以改革開放的姿態出現在世界面前,革命似乎消失了。其賞在三十多年所發生的經濟奇蹟裏,革命並沒有消失,只是脫胎換骨以另一種形式出現。或者說,我們的經濟奇蹟裏,既有大躍進式的革命運動,也有文革式的革命暴力。
我先談談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大躍進式的革命運動。我在這裏列舉一組中國鋼鐵產量高速增長的數據。一九七八年,也就是改革開放第一年,中國的鋼鐵年產量剛剛超過三千萬噸。兩年後的一九八〇年,鋼鐵產量達到三千七百一十二萬噸,位居世界第五位。一九九六年產量躍居世界首位,之後已經連續十四年保持世界第一。二〇〇八年的時候,鋼鐵產量超過五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二,比鋼鐵產量第二位到第八位國家加起來的總量還要高。二〇〇九年達到六億噸,超過政府制定的四,六億噸的目標百分之三十。
這組數據在其正面反應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在其後 面,卻隱藏着令人難以想象的故事。雖然到二〇〇八年,中國的鋼鐵產能已經達到六點六億噸,消費四‘六億噸,產能過剩二億噸。這個數據仍然無法掩飾過去三十年中國鋼鐵
業的一個事實,就是鋼鐵產量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了生產規模擴大的速度。於是,大躍進時期大鍊鋼鐵的瘋狂故事再次在中國的大地上演出了。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期,全民大鍊鋼鐵,在超過英國趕上美國的口號裏,土製小高爐遍佈中國城縝的院落和農村廣闊的田野,中國的大地熊熊燃燒,中國的天空濃煙滾滾。農民們丟下了農活,到處去找礦石,去鍊鋼鐵,大量成熟的莊稼爛在田地沒有人去收割。城鎮的職工也放下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藥廠的工人去鍊鋼,絲廠的工人去鍊鋼,商店的售貨員去鍊鋼,學校的老師學生去鍊鋼,醫院裏的醫生護士去鍊鋼……在那樣一個時代裏,誰都害怕被認爲是“大躍進消極分子”,人人以鍊鋼爲榮。找不到礦石,煉不出鋼鐵,鄉下人就砸自己家裏的鐵鍋,城裏人就拆卸單位裏和家裏的鋼窗和暖氣管,扔進土高爐裏,煉出了三百多萬噸沒用的廢鋼鐵。這一年中國鋼鐵的總產量是一千零七十萬噸,比一九五七年的五百三十五萬噸翻了一番,可是沒用的廢鋼鐵佔有其總量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人們仍然熱火朝天地大鍊鋼鐵,人們在熊熊爐火面前,汗流浹背地喊叫着大一鍊鋼鐵時期最爲流行的順口溜《比比看》:叫
“你是英雄咱好漢,高爐旁邊比比看,你能煉一噸,咱煉一噸半;你坐噴氣式,咱能乘火箭;你的箭頭戳破天,咱的能繞地球轉!”
到了一九九〇年代,當經濟發展的浪潮席捲中國之時,類似 的情景竟然局部地重現了。比如在中國華東地區某鋼鐵廠周圍的田野上,聳立起了很多土製高爐,農民們搖身一變,紛紛成爲了滿頭大汗的鋼鐵工人。他們在自己土製的高爐裏將鐵礦石煉到熔化後,立刻倒進特製的耐高溫的罐式車,司機一踩油門,滿載鐵水的罐式車風馳電掣般的駛進鋼鐵廠,將鐵水倒進鋼鐵廠的正規高爐,再由正規的高爐進行鐵水的滲碳和渣鐵的分離等等過程,然後開始出鐵。通常情況下,大型高爐每天二十四小時出鐵十四次左右,由於農民們的土製高爐已經先將鐵礦石熔化了,鋼鐵廠的大型高爐每天出鐵就可以達到三十次了。當然,這一次農民們在土製高爐裏煉出來的不是沒用的廢鋼了,農民們也不是爲了空洞的政治大鍊鋼鐵,農民們開始爲實惠的金錢大鍊鋼鐵了。如此令人咋舌的大鍊鋼鐵,還有鋼鐵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中國的鋼鐵產量自然高速地增長起來。由於運送鐵水的特製罐式車頻繁穿梭于田野上的土高爐和工廠裏的正規高爐之間,散發出來的高溫讓公路變成了燒烤之路,公路兩旁曾經是枝繁葉茂的樹木紛紛枯黃死去。
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可以說是一出浪漫主義的荒誕喜劇。虛假、浮誇和吹牛蔚然成風,當時水稻畝產量就是高產田也只有四百斤左右,可是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下,全國各地的水稻畝產量紛紛被誇大到了萬斤以上。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八日的《人民日報》上刊出特號新聞:“廣西環江縣水稻畝產十三萬斤。”而且虛假浮誇吹牛還從細節做起,比如說,當時飼養出來的肥豬有一千多斤,豬腦袋像籮筐那麼大,宰了一頭豬相當於以前的三頭豬,三尺的鐵鍋都煮不下,六尺的大鍋才只能煮上半頭豬:田地裏長出來的南瓜也是大得嚇人,孩子們可以在大南瓜裏玩過家家。那時候有一首《一個紅薯滾下坡》的民謠風靡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