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俺這裏有屋、有炕、有鍋竈,也有喫物,你還用一個人在野地裏點火支篷子?像個特務?”
後邊的那個字眼使我警覺。他是否懷疑我來路不正?於是就主動地做了介紹:我爲了找一個親戚,從砧山西面轉過來,還要從這兒繼續往東往北,等等。
老頭子說:“我不過想幫你個閒忙,沒別的意思哩,晚上我做飯你喫。”
我說:“還是由我來做吧!”
<h5>3</h5>
我從背囊裏掏出了一點米,然後又自己動手細細地刷了一遍鍋。老人開始往屋裏抱柴火。我跟出去一看,原來在石屋西邊一點擺了很多劈好的木柴,它們垛得真是齊整。柴垛旁邊是一些引火草,也給束成了一捆一捆,規規矩矩地放着。顯然這個老人是非常有條理的、愛乾淨的人。這時我在升起的月亮下又一次好好地端量了一下,發現他至少有六七十歲了,一臉的深皺,深皺旁的皮膚有些泛白。一個看上去非常和善的老人。一開始我對他有些誤解,其實他真的只想幫幫我——我也看出來,他獨自一人在山裏待久了,也多少有點寂寞。
我們一邊做飯一邊交談。原來他差不多做了一輩子看山人,從十幾歲一直做到現在。老頭子說,很早以前他是給一個“東家”看山,再後來山巒歸了公社,他又給公社看。這些年公社用不着看山的人了,他也不能下山了——那個小村子裏沒有他的屋子、沒有他落腳的地方。再說他也在這裏住慣了,眼下讓他回去還難過哩!
“你平日裏喫些什麼?”
“那喫物多哩,只要手勤,大山上還缺了喫的東西?”
他指點着,讓我看了在大炕旁邊的一溜泥罈子。他把它們逐一打開。有的盛了綠豆,有的盛了豇豆,有的盛了麥子和玉米,還有一個散發着不好的氣味——他掏出什麼給我看:“你看,這是鹹菜乾、魚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