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空虛的迷惑 與幸福很相似的孤獨 (第3/3頁)
S.A.阿列克謝耶維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那以後,我就沒有穩定的感情關係了,只有些小浪漫……我很容易就會跟人上牀,但不是愛,這是不同的。我不喜歡男人的氣味,不是不喜歡愛的味道,只是不喜歡男人的氣味。在浴室裏,我總是聽人議論說某個男人有最昂貴的香水、最昂貴的香菸……但是,當我想到爲了能待在另一個人身邊,必須花費氣力的時候,我就充滿恐懼。就像在採石場那麼艱難!應該忘記自己,放棄自己,擺脫自己。愛情裏是沒有自由的。就算找到心儀之人,他也不會是你的精神支柱,他一定會喜歡烤肉,嘲笑你做的涼菜沙拉,不在那裏留下襪子和褲子。反正總是要承受痛苦。痛苦就是出自於愛……出自這種結構……我是不想再做這種工作了,我想讓自己輕鬆一下。和男人最好是交朋友,保持生意關係。我甚至很少願意去跟人調情,懶得戴上假面具玩愛情遊戲。水療、法式美甲、意大利煥膚、化妝,戰鬥式的迷彩……我的上帝!我的上帝!邊遠地區的女孩來自俄羅斯各地,向莫斯科進軍吧!那裏有富豪王子在等待她們!她們夢想從灰姑娘變成公主。等待一個童話!等待一個奇蹟!這些我都經歷過了……我理解灰姑娘,所以我爲她們難過。沒有地獄就沒有天堂。如果你只想要天堂……這根本不可能,但她們還不懂,她們茫然無知,無憂無慮……
我們分手七年了……他常打電話給我,總是在深夜來電話。他的情況很不好,損失了很多錢,他說很不幸福……他後來又找過一個年輕姑娘,現在又換了一個。他提議:我們再約會吧……爲什麼?(沉默)長時間他是滿足不了我的。我經常關了燈,在黑暗中一坐幾個小時,迷失在時間裏……(沉默)後來……後來也只是有些小浪漫,我……我永遠不會愛上一個沒有錢的男人,不會愛上從“睡眠區”出來的,從貧民區、哈林區出來的男人。我討厭那些在貧困中長大、帶着貧困心態、貧困思維的人,金錢對他們來說意味着不能相信的滿足。我不喜歡窮人,不喜歡被侮辱被壓迫的人,那些鞋匠出身、文盲出身的人,那些偉大俄羅斯文學中的主人公……我不相信他們!怎麼了?我確實不信……是我的想法錯了嗎?等等……沒有人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構成的。我喜歡男人,並不是爲了錢,至少不僅僅是爲了錢。我喜歡的是成功男人的特質:他行事的方法,他開車的樣子,他說話的範兒,甚至他追求你的模式都與衆不同。絕對不同!我選擇這類人,就是因爲喜歡這個……(沉默)
他經常打電話來,他不幸福……他什麼沒見過?什麼買不到?他和他那幫朋友,錢早就賺足了。都是大錢,瘋狂致富!但就算是賺到所有錢,他們也無法給自己買來幸福,買到愛情。愛情就像胡蘿蔔,清貧的大學生是有的,他們這些富豪卻沒有。這就是不公平的!他們認爲自己可以擁有一切:乘着私人飛機去任何國家看足球比賽,到紐約看音樂劇首演。一切都在口袋裏!可以把最漂亮的模特拉上牀,把美女們帶到科切威爾去滑雪——整整一飛機姑娘!我們上中學時都去過高爾基市,我們知道什麼是商人的任性——打碎鏡子,滿臉黑魚子醬,用香檳給少女洗澡……這些他們都玩膩了,還覺得無聊。莫斯科旅行社就爲這些客戶提供特別的娛樂,例如在監獄裏待上兩天。廣告上寫着:“你想像霍多爾科夫斯基一樣過兩天嗎?”囚車將他們送到弗拉基米爾城,送到這座城市最可怕的監獄——弗拉基米爾中央監獄。他們在那裏換上衣服,變成囚犯,在院子裏被狗追咬,被橡膠警棍擊打。全都跟真的一樣!把他們像鯡魚一樣塞進又髒又臭的廁坑囚室。他們覺得這很快樂,覺得這是一種新鮮的感覺!花上三五千元,還可以玩“流浪漢”的遊戲:換上想穿的衣服,化裝成乞丐,被扔在莫斯科街頭,沿街乞討。當然,身後不遠處的角落裏肯定要有私人保鏢和旅行社安排的護衛。還有個套餐是面向整個家庭的:妻子扮演妓女,丈夫扮演皮條客。我知道個故事……一個晚上拉到嫖客最多的,是一個莫斯科糖果業首富的妻子,一副蘇聯打扮,溫文爾雅。她丈夫感到很高興,很好玩!不過,關於這樣的安排,旅遊廣告中是隻字不提的,完全保密……你甚至可以花一整夜去獵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給一個不幸的流浪漢一千元,是“綠鈔”!他生下來從沒見過這麼多錢!想得到這筆錢,你就要扮作野獸!能不能活下來要看你的運氣,他們要對你開槍,你不能索償。一切都憑良心!你可以帶個女孩去過夜……隨便發揮想象力吧,下半身的事情豐富多彩,就是沙特王子也不一定能夢到。鮮血、眼淚和精液!這就是所謂的幸福,俄式的幸福——去坐牢兩天,出來之後就明白什麼都好了。非常好!不僅可以買到汽車、房子、船,還可以買到杜馬議員的位置,還有人的生命……如果不能活得像上帝,那就活得像乞丐……超人一樣!嗯,是的……這就是一切!蘇聯時期出生的人,還有所有來自那些地方的人,他們都有這個症狀。他們的世界就是這樣天真,他們也都夢想着做個好人……他們許諾過“用鐵腕把人類驅趕到幸福中去……”,趕到人間天堂去。
我和媽媽有過一次談話……她想離開學校:“我已經當了衣帽間服務員或者守夜人了。”她還是給孩子們講索爾仁尼琴的作品,講英雄和教徒,說得她自己雙眼放光,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反應。媽媽已經習慣於以前的孩子聽了她講的故事而雙眼放光,現在的孩子對她的回答卻是:“就算我們對您過去的生活很感興趣,我們也不希望那樣生活。我們不夢想進步,我們要過正常的生活。”他們都讀過果戈理的《死魂靈》,一個壞蛋的故事……我們在學校也學過。而今天坐在教室裏的是另一種孩子了,他們問:“爲什麼他是壞蛋?乞乞科夫就像馬伕羅提一樣,白手起家建成了金字塔。這是個經典的商業理念啊!”在他們看來,乞乞科夫就是一個正面人物……(沉默)媽媽不會這樣培養我女兒,我也不會。如果你聽她的話,那麼孩子就只有看蘇聯動畫片了,因爲它們纔是“人性的”。但是你關掉卡通片後走到街上去,外面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媽媽終於承認說:“我老了,這是好事。我可以坐在家裏,躲在我自己的堡壘裏。”而在這之前她還一直想成爲年輕人:用番茄汁做面膜,用甘菊洗髮水洗頭髮……
年輕時我喜歡改變命運,追求刺激。現在不了,我很滿足。我女兒長大了,我要爲她的未來考慮。這就是金錢!但我希望親手去賺錢,而不想去求別人,也不想賺人家的錢。我不想!我離開報社去了廣告代理公司——那裏掙錢多。大把的錢。人們都想要生活得好,這是今天我們社會中的主要問題,也是所有人的煩惱。打開電視看吧:人們去參加集會了……啊,有好幾萬人呢,但是,購買意大利高檔衛生設備的有幾百萬人。所有人都在重建和裝修自己的房子,或者去旅行。這是在俄羅斯沒有過的。我們的廣告推廣的不僅是商品,還有需求。我們在製造新的需求:如何生活得美麗!我們主導了時代:廣告,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我的生活充實到了極點。我不想嫁人。我有朋友,他們全都是富人。其中一個靠石油發家,另一個做礦物質肥料……我們經常在昂貴的餐館見面聊天:大理石大廳、古董傢俱,牆上掛的都是名畫,連門童也帶着俄羅斯財主的傲慢姿勢……我喜歡置身於美麗的裝飾設計中。我的親密男友也是獨身,不想結婚,他喜歡獨自住在他的三層豪宅裏,“晚上兩人睡在一起,生活則各居一處”。白天他滿腦子都是倫敦證券交易的有色金屬價格,銅、鉛、鎳……手上拿着三部手機,每三十秒來一個電話。他每天工作十三至十五小時。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幸福?幸福是什麼?世界已經變了……現在的孤獨者都是成功人士,是幸福的人,而不是軟弱者或失敗者。他們擁有一切:金錢,事業。孤獨,這是一種選擇。我就想置身於這條路上。我是獵人,而不是卑微的野獸。是我自己做了選擇。孤獨和幸福很相似,這聽起來像一個啓示……是嗎?(沉默)我這不是對您說的,這一切都是我想對自己說的……
[1] 花園環路,也常常被叫作B環路,是莫斯科中心城區的一條環形大道,以17世紀時建造的莫斯科城範圍爲雛形。——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