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 5 (第4/17頁)
史鐵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一種意見認爲:是精神的你在折磨肉身的你,或靈魂的你在折磨精神的你。前者,精神總是想衝破肉身的囚禁,肉身便難免爲之消損,即“爲伊消得人憔悴”吧。後者,無論是“衆裏尋她千百度”,還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總歸也都使你殫思竭慮耗盡精華。爲此,這意見給你的衷告是:放棄靈魂的諸多牽掛吧,唯無所用心可得逍遙自在,或平息那精神的喧囂吧,唯健康長壽是你的福。
還有一種意見認爲:是肉身的你拖累了精神的你,或是精神的你阻礙了靈魂的你。前者,比如說,倘肉身的快感湮滅了精神的自由,創造與愛情便都是折磨,唯食與性等等爲其樂事。然而,這等樂事弄來弄去難免乏味,乏味而至無聊難道不是折磨?後者呢,倘一己之慾無愛無畏地膨脹起來,他人就難免是你的障礙,你也就難免是他人的障礙,你要掃除障礙,他人也想推翻障礙,於是危機四伏,這難道不是更大的折磨?總之,一個無愛的人間,誰都難免於中飽受折磨,健康長壽惟使這折磨更長久。因此,愛的宏揚是這種意見看中的拯救之路。
十二
但是,當生命走到盡頭,當死亡向你索要不可摧毀的意志之時,便可看出這兩種意見的優劣了。
如果生命的意義只是健康長壽(所謂身內之物),死亡便終會使它片刻間化作烏有,而在此前,病殘或衰老必早已使逍遙自在遭受了威脅和嘲弄。這時,你或可寄望於轉世來生,但那又能怎樣呢?路途是不可能沒有距離的,存在是不可能沒有矛盾的,生是不可能繞過死的,轉世來生還不是要重複這樣的逍遙和逍遙的被取消,這樣的長壽和長壽的終於要完結嗎?那才真可謂是輪迴之苦哇!
但如果,你賦予生命的是愛的信奉,是更爲廣闊的牽繫,並不拘於一己的關懷,那麼,一具肉身的潰朽也能使之灰飛煙滅嗎?
好了,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一切意義都不能逃避的問題來了:某一肉身的死亡,或某一生理過程的中止,是否將使任何意義都掉進同樣的深淵,永劫不復?
十三
如果意義只是對一己之肉身的關懷,它當然就會隨着肉身之死而煙消雲散。但如果,意義一向牽繫着無限之在和絕對價值,它就不會隨着肉身的死亡而熄滅。事實上,自古至今已經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間的愛願卻不曾有絲毫的減損,終極關懷亦不曾有片刻的放棄!當然困苦也是這樣,自古綿綿無絕期。可正因如此,愛願纔看見一條永恆的道路,終極關懷纔不至於終極地結束,這樣的意義世代相傳,並不因任何肉身的毀壞而停止。
也許你會說:但那已經不是我了呀!我死了,不管那意義怎樣永恆又與我何干?可是,世世代代的生命,哪一個不是“我”呢?哪一個不是以“我”而在?哪一個不是以“我”而問?哪一個不是以“我”而思,從而建立起意義呢?肉身終是要毀壞的,而這樣的靈魂一直都在人間飄蕩,“秦時明月漢時關”,這樣的消息自古而今,既不消逝,也不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