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其人與《高老頭》 (第1/6頁)
毛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在所有爲世界精神財富添磚加瓦的偉大小說家中,我以爲其中最偉大的一個就是巴爾扎克了,他毫無疑問是個天才。有的作家是以那麼一兩本書成名的,可能是由於他們的某幾部作品表現出其具有恆久的價值,也可能是因爲作者的某種基於獨特經歷或乖張性格的靈感,恰好在他的某幾部書中表現了出來。然而他們很快便才思枯竭了,之後縱然又寫出了作品,大多也不過是重複罷了。著述豐碩是作爲偉大作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巴爾扎克便是如此,他的作品可以說多得驚人。他的這些作品整整貫穿了一個時代的生活,而他在作品中所展示的領域則如同他的祖國一樣廣闊。他在人性知識上造詣極深,僅有少數幾個方面可能稍有不足,比如在貴族社會、城市工人和農民等方面,他的瞭解就比不上對醫生、律師、職員、記者、店主和鄉村牧師等中產階級那樣熟稔。和所有小說家一樣,他在表現罪惡上強於表現德行。他既有精準而細膩的觀察力,亦具備非比尋常的創造力,僅看他所創造出的人物數量就足夠讓人歎爲觀止了。
不過,我確定他不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他的性格沒有多少複雜之處,既不會表現出讓人困惑的矛盾,也不會耍一些難以言說的微妙。他實際上極其的單純,甚至都不好說他是否聰明。他的思想或許看起來有些平庸而膚淺,然而他的創造能力是非凡的,就好像是某種自然力量一般,像滾滾的洪水洶湧地衝垮堤岸,淹沒一切;又或是像呼嘯而來的颶風,咆哮着刮過寧靜的鄉村和喧譁的城市。他身爲一位描畫社會的畫家之獨特在於,他不僅像所有小說家那樣(當然,純粹寫冒險故事的小說家除外)關注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注重觀察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繫。
大多數小說家只會選取一小批人進行描寫(有時不過兩三個人),就像是用放大鏡把他們放大了。這種方式確實會製造出較強烈的效果,不過嘛,這也常會帶給人一種刻意的造作虛假感。一個人除了個人生活,還得有與其他人一起的社會生活。某個人在個人的生活中或許扮演的是主角,但在與他人相處時,他可能會是重要角色,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配角。就像你去理髮店理髮,這也許是一件小事,它卻可能會是你或者理髮師的人生轉折點之一。巴爾扎克深刻地領悟到了這一點,並在生動而逼真地描繪萬花筒般的生活、生活中的混亂、誤解和造成重大後果的巧合上面極具天賦。我想,他應該是小說家中第一個注意到人們生活中的經濟情況的重要性的。他並不滿足只是說金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他認爲對金錢的渴望和貪婪的慾望正是人類行爲的主要動力。他在作品中描繪了一個又一個人物狂熱地迷戀着金錢,永遠是金錢。他們追求過上一種奢靡荒淫的生活,漂亮的住宅、馬匹還有情婦通通都在其中,爲了獲得這些所使用的一切有用的手段在他們看來都是正當的。這當然是一種庸俗且無趣透頂的生活目標,可惜的是,相比巴爾扎克的時代,我們如今的時代也沒好多少。
巴爾扎克成名時年方30歲,若你那時碰到他,會看到一個微微發胖的矮個子,因爲雙肩魁梧、胸脯厚實,所以看上去又並不顯得矮小。他有着像公牛一樣粗而白的脖子,與紅紅的臉膛、總帶着微笑的又厚又紅的嘴脣恰成對照;他那筆挺的鼻子上有兩個大大的鼻孔,額頭很高;向後梳理的一頭濃密黑髮就像獅子的鬃毛;有着金色瞳孔的棕色眼睛炯炯有神,很有魅力,正是這一點掩飾了他相貌中的一點粗俗。他常有着愉快舒展、樂觀隨和的表情,加上他精力十分充沛,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時候精神上總會感覺到舒服爽快。再往下,你或許就會注意到他那雙標緻的手,這頗讓他爲之自豪。它們就像主教的手,小巧,肥胖,白皙,指甲呈玫瑰色。如果在晚上碰到他,你很可能就會看到他披着鑲有金紐扣的藍色上裝,搭配着白色細麻布內衣、黑褲子和白背心,腳穿透孔黑絲襪和漆皮鞋,手戴黃色手套。若是在白天碰到他,你一定會驚訝地發現,這時他身穿一件皺巴巴的舊上衣,褲子沾滿泥點,皮鞋髒兮兮的,頭上還頂着一頂破帽子。
他那個時代的人普遍認爲,這一階段的巴爾扎克還保留着十分的天真和稚氣,很討人喜愛。喬治·桑就曾說過,他老實起來近乎羞怯,自信起來又近乎吹牛,他既豪爽,又溫厚,還帶着幾分古怪。他不喝酒,是個工作狂,既感性又很理智,既沉浸於幻想又常講究實際,既輕信又多疑,有時很好打交道,有時又令人費解。
二
巴爾扎克祖上是農民出身,曾以巴爾沙爲姓,不過他的父親是位手腕厲害的律師,大革命之後開始一飛沖天,隨即改姓巴爾扎克。老巴爾扎克後來娶了一位女繼承人,生了四個孩子,其中大兒子即日後的小說家奧諾雷·巴爾扎克。他於1799年生於圖爾,老巴爾扎克那時正在當地的一家醫院做管理員。在度過了幾年調皮搗蛋的學校生涯後,奧諾雷·巴爾扎克被父親送去了巴黎,然後進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三年後,他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卻拒絕了父母讓他將律師作爲終身職業的建議。他想當一個作家,家裏因此而爆發了一場可怕的爭吵。最終,儘管母親仍沒改變反對的態度(她的嚴厲和功利讓他此後一直不都喜歡她),父親卻讓步了,答應給他一次機會。他開始了在外的獨立生活,從父親那兒只能得到勉強餬口的津貼,他決心試試自己的運氣。
他很快就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是關於克倫威爾的悲劇。他在全家人面前唸了自己的劇本,可惜被一致認爲毫無價值。他隨後又把劇本寄給了一位教授,教授回覆他:從這個劇本來看,只要他想,這位作者可以做任何其他的事,但就是不適合搞創作。巴爾扎克遭到此打擊後又氣憤又失望,他就此下定決心,既然當不了一個悲劇劇作家,那就去當個小說家。之後,他創作了兩三本小說,字裏行間都在模仿瓦爾特·司各特、安·雷特克利夫和拜倫。不過家裏人認爲既然他的寫作嘗試已告失敗,就該搭乘第一班公共馬車回家。那個時候老巴爾扎克業已退休,全家住在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叫維巴利西的小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