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閱讀斯特林堡的作品時,被他尖刻的幽默深深吸引。此後心裏十分好奇,因爲瑞典人在我心目中曾經是穩重和保守的形象,斯特林堡的作品改變了我的這個看法。現在我讀完《我的老師高本漢:一位學者的肖像》以後,相信尖刻的幽默是瑞典人性格的重要內容,因爲我在這本書中讀到了這樣的句子:“你是如此的愚蠢,就像上帝是那麼的聰明。”
最慢的閱讀部分來自這本書的第八章“他使遙不可及的語言變得近在咫尺”。雖然馬悅然使用了散文一樣的親切筆調,深入淺出地展示了高本漢的學術成就,可是沒有經過相關專業訓練的我,閱讀起來仍然感到喫力。我在閱讀這一章所花去的時間,超過其他所有章節的閱讀時間。
馬悅然從漢字的結構開始,經過了漢語的語音系統、古代漢語的音韻學結構等,論述了高本漢構擬和訓釋方面傑出的研究工作。最後講述了高本漢如何讓拉丁字母東進,在一九二八年的倫敦中國學會上作報告《漢語的拉丁字母》。高本漢在這一年“認爲中國必須創造西方文字的拼寫方法,以便創造一種基於口語的新文學”。
在這個問題上,馬悅然客觀地讚揚了高本漢的老朋友,美國伯克利大學的趙元任教授。馬悅然說:“由趙元任等創造並遵循高本漢討論的原則的那套標音系統——國語拉丁字母系統不爲高本漢所接受,理由是‘離真實的讀音相去甚遠’。”馬悅然繼續說:“高本漢似乎沒有發現趙元任拉丁字母系統的最大優越性。主要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組成的現代普通話的詞藉助拉丁字母拼音系統很容易連寫:huoochejann(火車站),tzyhyoushyhchaang(自由市場)。”
就像在閱讀全書時可以感受到馬悅然的博學多才一樣,閱讀本書第八章的專業敘述段落時,可以充分領教馬悅然深厚的學術功底。這一章的閱讀給予我這樣的暗示:馬悅然是以自己的學術研究來闡釋高本漢的學術研究。
事實上,這樣的暗示一直貫穿着我對這本書的閱讀,當敘述來到高本漢豐富的人生經歷時,我也同樣感受到了馬悅然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在讀到這些段落的時候,眼前總是浮現出馬悅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講到關鍵處常常戛然而止,舉起空酒杯,用四川話說道:“沒得酒得。”
爲什麼我要將馬悅然所著的《我的老師高本漢:一位學者的肖像》的副標題借用過來,改成《兩位學者的肖像》作爲此文的題目?這是因爲我在閱讀陌生的高本漢時,常常感受到熟悉的馬悅然。基於這樣的理由,我相信任何一個文本的後面都存在着一個潛文本。
二〇〇九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