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私立鴻模學校與無錫縣立第四高等小學 (第2/6頁)
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餘在縣四每週任課十八小時,又較鴻模任課減四之一。但鴻模堅不放行,乃仍兼鴻模課,每週一次往返。一年後,始專在縣四高小任教。又四年,再回鴻模專任一年。
餘兩校兼課時,似已改爲秋季始業。餘每週乘船往返梅村盪口兩鎮,於星期四下午課後四時自梅村上船,歷兩小時近晚到盪口。翌日下午四時返。沿途湖泊連綿,秋水長天,一望無際。猶憶第一次上船,餘坐船頭上,讀《史記·李斯列傳》。上下千古,恍如目前。餘之讀書,又獲深入新境,當自讀此篇始。
縣立第四高小第一年只辦一年級一班。學生皆住校,餘與學生同寢室。臥牀在寢室門口,側臨窗。一夕,深夜,月光照牀而醒。一足觸帳外牆壁,忽念臂與壁皆形聲字。闢屬聲,但臂在身旁,壁在室旁,凡闢聲似皆有旁義。如避,乃走避一旁。璧,乃玉懸身旁。嬖,乃女侍在旁。譬,乃以旁言喻正義。癖,乃旁疾非正病。躄,乃兩足不正常,分開兩旁,盤散而行。劈,乃刀劈物分兩旁。如是凡闢聲皆有義,此即宋人所謂右文也。是夜在牀興奮不寐,連思得形聲字十數例。翌晨上第一堂國文課,不講課文,乃講昨夜枕上所得。適縣中派督學來校視察,進入講堂後,竟佇立不走,聽完餘一堂課始去。餘此講未涉課文,離題漫述,而督學不以爲忤。歸後竟詳細作一筆記報導,登載在縣署所發佈之月刊上。惜此督學已忘其名,亦在規格外賞識餘之一人也。
時無錫與南通,同稱爲開明新縣,兩縣亦競相重視。縣督學此一篇報導,亦爲南通小學界教師所傳誦。後數年,餘偕數友赴南通考察,乃有人面詢餘,君乃往年講臂壁右文之錢某耶。同行謂餘,汝已名揚外縣矣。
三
餘在府中學堂時,即好圍棋,先兄亦然。縣四高小又聘一教師,從無錫城中來,亦餘府中學堂同班同學,已忘其名字,亦有圍棋癖。三人遂在學校東廡一小室中,特置棋盤棋子,並廣羅晚明以下各種圍棋譜,課餘在此對弈,或擺譜。惟學校事無大小,須由先兄管理,彼甚忙,不常至。餘與某君一得閒,即獨去擺譜,或同去對弈,幾乎每日必對弈一局。某君持黑棋,常敗,但意終不服。弈益勤。後去城中任教,有弈社,社中有兩國手,社友須出貲始得與對弈。越數年,某君棋大進,重與餘晤,對局,某君改持白,餘持黑,但勝餘亦甚艱。餘曰:君積年苦學,進步僅此。自此餘乃弈興大減,數十年不復弈。直至抗日戰爭時,餘赴雲南始再復弈。
又餘自幼即抽香菸,在果育時,晚飯後,餘隨先兄同讀一室,先兄必命餘至鎮上買香菸一包。歸,先兄必賞餘一支。自進府中學堂,乃有煙癮。歸家又抽水煙。及交秦仲立,又抽旱菸。及來梅村,一日上課,課文勸戒菸。餘告諸生,餘已染此習,已無奈何。諸生年幼,當力戒。下課後,終覺今日上課太無聊,豈得以無奈何自誘,他日何以教誨諸生。遂決心戒菸,竟形之夢寐中。後遂數十年更不抽。直待任江南大學文學院長時,厭於常出席開會,始再抽菸。
四
餘自三兼鴻模至梅村縣四,朝夕讀書已過三年。寢室中書架上所列書亦不少。同事皆稱餘博學。縣四校舍爲泰伯廟,正殿前一大方院,院中有古柏兩行。西廡爲教室,東廡爲宿舍,南面爲大門,右側西邊乃教師休息室。某日下午,遇學校假期,餘移一躺椅置大門東側向北走廊下臥讀范曄《後漢書》,不記是何一卷。忽念餘讀書皆遵曾文正家書家訓,然文正教人,必自首至尾通讀全書。而餘今則多隨意翻閱,當痛戒。即從此書起,以下逐篇讀畢,即補讀以上者。全書畢,再誦他書。餘之立意凡遇一書必從頭到尾讀,自此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