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後宅初級小學 (第2/5頁)
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
餘上堂,好用兩種測驗。在黑板上寫一段文字,令諸生凝視三數遍,撤去黑板,令諸生默寫。又口誦一段文字,諸生默聽三數遍,令其默寫。如是數次,覺楊錫麟於默聽後所記常無誤,意其聽覺必較佳。一日,傍晚散學,餘獨留錫麟。餘彈琴,令錫麟隨而唱。音節聲調果皆祥和,溫雅有致。餘再彈,令其再唱。餘忽停彈,琴聲息,而錫麟出不意,歌聲仍續,意態靜定,有佳趣,餘大加讚賞。問,明日唱歌班上汝能一人起立獨唱否,錫麟點首。又問,琴聲息,汝能仍續唱如今晚否,錫麟又點首。明日,上唱歌班,餘問何人願起立獨唱,錫麟舉手起立。琴聲息,錫麟獨唱不息。諸生皆驚,鼓掌聲久不息。
自錫麟捕殺青蛙事被告發,諸生雖不再告發錫麟他事,然錫麟與諸生間,終若有隔閡。錫麟一人終被歧視。自此後,諸生再不歧視錫麟,錫麟意態亦漸發舒,視其前若兩人。
時學校將開一遊藝會,餘告英章,好好教錫麟唱一老漁翁歌。英章遂常獨留錫麟在校教唱,務期盡善盡美。又特備蓑笠,令錫麟披戴演習。臨開會,錫麟一人獨扮一老漁翁,登臺演唱,琴聲歌聲,悠揚滿堂,衆皆默坐神往。老漁翁一劇畢,最得滿座之掌聲。而楊錫麟乃迥出他人之上。
餘近年在臺北,常晤後宅鎮人老友鄒景衡。一日,忽語餘楊錫麟畢業後事。相隔垂六十年,當時後宅小學諸生,獨楊錫麟一人尚在其同鎮人口中得稱道,真出餘意料外也。
四
時泰伯市長爲後宅鎮人鄒茂如,景衡父。景衡留學日本。茂如爲人忠誠坦白,敢作敢爲,一鎮皆帖服。年五十左右,與餘爲忘年交。遇其在家,必來學校。於諸生家屬多熟悉,纖屑皆談。有一鄒生,家一寡母,生則獨子,在校課程皆列上等。在校外,則多不守規矩。其母甚賢,但亦無以教之。茂如告餘其母子事。
年假,餘返盪口,三四日即返校。校役告餘,假中有兩學生私進學校故犯校規,並舉其名。其一人即鄒生,另一人,平日在校亦多犯規事。時餘記起讀《漢書》諸名臣治郡之事。乃召其一人來,嚴問其私入學校事,此生直認不敢諱。餘告之曰,汝與鄒生同來,平日必常相聚首。餘知其離學校多不守規矩。今命汝三日內,可常與鄒生相偕,遇其有不守規矩處,即來告餘。但決不可以此事告彼知之。餘可減汝罪,不深究。該生歡然而去。隔一日,即來告。鄒生有一叔父,開一豬肉鋪。鄒生在每日清晨上課前,即在櫃檯上代其叔收錢登賬。待叔至,即來校。但日私取錢少許,納己袋中,不入賬,其叔亦不知。又昨日,我偕其在一糖果鋪買糖果,鋪主人回身取貨,彼即在鋪前攤上私取糖果一小包,鋪主人亦不知。餘告之曰,汝果能如餘命,汝犯私進學校罪,可僅記一小過,不再深究。餘因恐鄒生不能如汝般直認己罪,故令汝告發其私。俾可從其他罪名加深處罰,亦免令汝當面作證。彼若屈服,直認其罪,亦可減輕懲罰,是汝亦已助了他一臂之力。此後汝當善遵師旨,勉爲一好學生。亦當敦友誼,勿輕道人過。汝自思之。該生欣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