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新亞書院(續一) (第3/6頁)
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餘既未得政府明白應允,而滯留已數月,擬即歸。何應欽敬之爲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來邀作講演。餘擇《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題,分漢、唐、宋、明、清五代,略述各項制度,共講五次,是爲餘在臺北有系統演講之第三次。他年此書及去歲所講《中國歷史精神》一書,香港大學定爲投考中文系之必讀書,因此香港中學生多誦此兩書,至今不輟。
五
餘講演方畢,忽又朱家驊騮先來邀爲聯合國中國同志會作一次講演。依例該會按月一講,自該月十五至下月十五爲一期。時適在四月初,騮先雲,三月份講會尚未舉行,懇餘少留在十五日前作一講。餘允之。不日,騮先又來雲,頃一法國某君過此,不克多留,擬將君講期讓之。四月十六日爲四月份講期之最先第一日,懇君即移是日講演,幸君再稍留。餘亦允之。不日,騮先又來告餘,謂常借用之講堂共有幾處,不巧是日均不克借用,頃借淡江文理學院新落成之驚聲堂,乃爲該堂第一天使用日。屆時當派車來接,餘亦漫允。及期,餘忽覺心神不安,騮先派車未到,餘徑自僱街車去,適該車伕不識地址,過門不停,駛盡一街,乃知有誤,回頭再覓,始得。上講堂已誤時,聽者盈座,樓上座位亦滿。有立法委員柴春霖,約友數人遊士林花圃,諸友乘原車赴陽明山,春霖獨雲,需聽講演,一人僱車來驚聲堂,坐樓上。餘講辭已畢,待聽衆發問,前座有人先離去,騮先見春霖在樓上,招手邀其下樓來前座。餘方答問者語,忽屋頂水泥大塊墜落。蓋驚聲堂建築方竣,尚未經工程師驗收,提前使用,乃出此變。時餘與騮先駢肩立講臺上,餘一手錶放講桌上兩人間。泥塊直擊餘頭部,騮先無恙,即桌上手錶亦無恙,餘則倒身泥塊下。一堂聽衆驚聲盡散,忽有人憶餘倒臺上,乃返,從泥塊中扶余起。一人見餘頭部血流不止,乃以手持筆記本掩之。出門漫拉一車,直送附近之中心診所。餘已不省人事。但尚聞一人言,我乃代表總統來慰問。又聞一人云,彼已死去。蓋春霖坐前座,被泥塊擊中胸部。彼本有心臟病,送來醫院即氣絕。餘與春霖不相識,始終未睹其一面,然春霖不啻爲餘而死,每念此事,不勝惋然。又聞人云,今當送君移手術室。餘既一切不知,乃能聞此三語,亦心理學上一稀遘之經驗也。
過一宵,晨醒,漫問餘在何處。旁一女護士雲,在醫院中。餘忽憶及有一講演,未去出席,奈何。女護士告餘,講演已畢,乃來此。餘竟全不記憶。稍後,乃漸憶起,直至屋頂泥塊下墜前,餘方作何語,亦記及。此下則全由別人相告,即頭部痛楚亦不自知。若果從此死去,則生不知何由來,死不知何由去,真亦人生一大糊塗,亦人生一大爽快矣。是日爲一九五二年之四月十六日,餘五十八歲,誠爲餘此後生命中最值紀念之一日。
餘在病中得新亞同人來信,知香港政府新定法令,凡屬私立學校,其爲不牟利者,須據實呈報,由港政府詳查覈定。餘遂函囑由新亞董事長趙冰代勞一切。結果得港政府認許新亞乃爲香港當時唯一獨有之一所私立不牟利學校。此亦新亞一難得之榮譽也。
餘之赴驚聲堂講演,先有前在成都華西大學一女學生郭志琴在門口守候,陪餘進入講堂。及餘被泥塊擊倒,志琴外尚有前在蘇州中學舊學生楊愷齡,及其夫人鄒馨埭等數人護送餘至中心診所。馨埭擠上車坐未穩,不意車忽駛動,掉下車,受輕傷。此後病中問候者不絕於戶,惟彼等諸人則晨夕來侍病。及餘能出院赴臺中養病,由志琴一人陪餘同車往。舊日師生一段因緣,不謂至是仍有如此深厚之影響之存在,是亦人生大值欣慰之事也。
餘傷未深入腦部,餘清醒後,醫生即來告餘,此下三日無變化,靜養即可速愈。又田沛霖亦在前座受傷,與餘同進醫院。醫生言,君病斷無危險,但不能早痊。及餘出院,沛霖則尚留院中。
餘在臺中住存德巷,臺北廣播公司一空宅中。《歷代政治得失》之講辭,即在此改定。又常向臺中省立師範圖書館借書,所閱盡南宋以下文學小品。他年餘著《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一篇,自謂稍有發明,則皆植因於此。
餘在存德巷養病時,適新亞學生胡美琦服務檯中師範學校圖書館,日來相陪。前後約共四月,餘始轉檯北、返香港。而餘之頭部常覺有病,閱一年後始痊癒。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