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了這個題目,我統計了我的作品迄今爲止在中國和中文以外的出版情況(不包括中國的七種少數民族語言和盲文),有三十五種語言,覆蓋三十八個國家。國家比語種多的原因主要是英語版,北美(美國和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包括在內,葡萄牙語版有巴西和葡萄牙,阿拉伯語版分別在埃及和科威特出版。也有相反的情況,西班牙出版了兩種語言,西班牙語版和加泰羅尼亞語版;印度出版了兩種地方語,馬拉雅拉姆語版和泰米爾語版。
回顧自己的書遊蕩世界的經歷,就是翻譯—出版—讀者的經歷。我注意到國內討論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境遇時經常只是強調翻譯的重要性,翻譯當然重要,可是出版社不出版,再好的譯文也只能鎖在抽屜裏,這是過去,現在是存在硬盤裏;然後就是讀者了,出版後讀者不理睬,出版社就賠錢了,就不願意繼續出版中國的文學作品,所以翻譯—出版—讀者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最早翻譯出版我小說的有三個國家,都是在一九九四年,法國、荷蘭和希臘。二十三年過去後,法國出版了十一本書,荷蘭出版了四本書,希臘仍然只有一本書。
一九九四年,法國的兩家出版社出版了《活着》和中篇小說集《世事如煙》,出版《活着》的是法國最大的出版社,出版《世事如煙》的很小,差不多是家庭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我去法國參加聖馬洛國際文學節時,順便在巴黎訪問了那家最大的出版社,見到了那位編輯。當時我正在寫《許三觀賣血記》,問他是否願意出版我的下一部小說,這位編輯用奇怪的表情問我:“你的下部小說會改編成電影嗎?”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在這家出版社完蛋了。我又去問那個家庭出版社是否願意出版我的下一部小說,他們的回答很謙虛,說他們是很小的出版社,還要出版其他作家的書,不能這麼照顧我。當時我覺得自己(的作品)在法國完蛋了。這時候運氣來了,法國聲望很高的出版社Actes Sud設立了中國文學叢書,邀請巴黎東方語言學院的漢學教授何碧玉(Isabelle Rabut)擔任主編,她熟悉我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在中國的《收穫》雜誌剛發表,她立刻讓Actes Sud買下版權,一年多後就出版了。此後Actes Sud一本接着一本出版我的書,我在法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出版社。
荷蘭De Geus出版社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活着》之後,又出版了《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和《第七天》。有趣的是,二十三年來我和De Geus沒有任何聯繫,我不知道編輯是誰,也不知道譯者是誰,可能是中間隔着經紀公司的緣故。我認真想了一下,我認識並且熟悉的荷蘭漢學家只有林恪(Mark Leenhouts),可是這傢伙不翻譯我的書。去年七月我在中國的長春見到林恪時,他希望我下次去歐洲時順道訪問荷蘭,我們約定了今年九月的這個行程。我向林恪打聽我的荷蘭語譯者,他微笑地說出了一個名字——麥約翰(Jan De Meyer)。林恪告訴我,麥約翰是比利時人,說荷蘭語,住在法國。我覺得這個人太有意思了。今年四月,De Geus出版社請麥約翰編輯我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我收到了麥約翰的第一封郵件,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您不認識我。把您的《兄弟》和《第七天》翻譯成荷蘭語的就是我。”這就是他全部的自我介紹。
希臘的出版故事也許更有趣,大約十多年前,希臘的Hestia出版社決定出版《活着》,他們與我簽了合同,找好了譯者,這時候Hestia突然發現,另一家出版社Livani在一九九四年就出版了《活着》的希臘文。我不知道這個情況,甚至不知道是誰把版權賣給了Livani。Hestia退出了,Livani給我寄來了幾本樣書,此後這兩家出版社忘記了我,我也忘記了他們。爲了寫這篇文章,我查了資料纔想起這兩家出版社。
遇到好的譯者很重要,意大利的米塔(M.R.Masci)和裴尼柯(N.Pesaro),德國的高立希(Ulrich Kautz),美國的安道(Andrew Jones)和白睿文(Michael Berry),丹麥的魏安娜(Anne Wedell-Wedellsborg),塞爾維亞的佐蘭(Zoran Skrobanovic),捷克的紅佩佳(Petra Martincová),巴西的修安琪(Marcia Schmaltz),葡萄牙的迪亞哥(Tiago Nabais),日本的飯塚容,韓國的白元淡,埃及的阿齊茲(Abdalaziz Hamdy)和哈賽寧(Hasanin Fahmy),越南的武公歡,印尼的翁鴻鳴等,都是先把我的書譯完了再去尋找出版社,我現在的英文譯者白亞仁(Allan Barr)當年就是通過安道的介紹給我寫信,翻譯了我的一個短篇小說集,結果十年後纔出版。像白亞仁這樣熱衷翻譯又不在意何時才能出版的譯者並不多,因爲好的譯者已經是或者很快就是著名翻譯家了,他們有的會翻譯很多作家的書,這些著名翻譯家通常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拿到出版社的合同後纔會去翻譯,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出版社更加重要。我在法國前後有過四位譯者,一九九七年以後出版社一直是Actes Sud;在美國也有過四位譯者,除了第一本書在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後面的八本書都是企鵝蘭登書屋旗下的Pantheon Books(精裝)和Anchor Books(平裝)出版,固定的出版社可以讓作家的書持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