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講思想性,故事性;應當講!但是,思想性越高,便越需要精闢的語言,否則夾七夾八,詞難達意,把高深的思想說得胡里胡塗。多麼高深的思想,需要多麼精到的語言。故事性越強,也越需要生動鮮明的語言。精采的語言,特別是在故事性強的劇本里,能夠提高格調,增加文藝韻味。故事性強的戲,容易使人感到作者賣弄舞臺技巧,熱鬧一時,而缺乏回味。好的語言會把詩情畫意帶到舞臺上來,減少粗俗,提高格調。不注意及此,則戲越熱鬧,越容易降入平庸。
格調欲高,固不專賴語言,但語言乏味,即難獲得較高的格調。提高格調亦不端賴詞藻。用的得當,極俗的詞句也會有珠光寶色。爲修詞而修詞,縱字字典雅,亦未必有力。不要以爲多掉書袋,酸溜溜的,便是好文章。字的俗雅,全看我們怎麼運用;不善運用,雅的會變成俗的,而且比俗的多着點彆扭。爲善於運用語言,我們必須豐富生活經驗,和多習書史,既須掌握活的語言,又略習舊體詩文。好的戲劇語言不全憑習寫劇本而來,我們須習寫各種文體,好好地下一番工夫。缺乏此種工夫的,應當補課。
有的劇本,語言並不十分好,而演出很成功。是,確有此事。可是,這劇本若有更好的語言不就更好嗎?有的劇本,文字上乘,而演出不大成功。是,也確有此事。這該去找出失敗的原因,不該因此而斷定:成功的劇本不應有優美的文字。況且,這樣的作品雖在舞臺上失敗,可是因爲文字可取,在圖書館中仍能得到地位。有許多古代劇本已多年不上演,我們可還閱讀它們,原因之一就是因爲語言精緻,值得學習。
我自己的語言並無何特色,上邊所說的不僅爲規勸別人,也爲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