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布蘭迪說:“那你就是覺者了?”
葉子農說:“覺者與衆生是社會研究對象的泛指,既有你覺的就必有你惑的,明白了這個不一定明白那個,人人都有所覺有所不覺,不做具體指。”
布蘭迪沉默了一下說:“你連自己的對錯都不介意,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談了。如果一個人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卻還要堅持,這也是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嗎?”
葉子農說:“不是堅持,是沒有意義。這種討論是必須要從定義概念開始的,否則你理解的社會主義是公有制,我理解的社會主義是社會化經濟,一個名稱兩樣東西,永遠論不出個所以然。這題目僅定義概念就少不了一通爭論,推理論證又是一通長篇大論,如果你駁不倒我你不能讓我違心吧?如果你駁倒了我說明你的認識比我透徹,你還需要我嗎?無論什麼結論結果都是一樣的,明知地裏沒土豆你還刨這個坑嗎?”
布蘭迪點點頭,看着那堆豆子說:“是的,不管連出什麼都是真實的、有根據的。出離立場的觀點,無非是指公正、客觀,但是哪個立場不認爲自己是公正、客觀的呢?那就不會有結論了,最多就是立場之間的交換看法。”
葉子農說:“所以,有那工夫還不如找個餐館我請你喫大餐呢。”
布蘭迪說:“按你這個說法,這世上就沒真理了。”
葉子農到衛生間摘下掛在牆上的鏡子,回來將鏡子豎在豆子旁邊,說:“它就是,它照到什麼是什麼,它沒立場,沒好惡。其實‘客觀’也是一‘場’,也未必是真相,客觀只表示沒有利害關係,不表示沒有好惡,也不表示有如實觀照的能力。”
布蘭迪質問道:“憑什麼你就是鏡子,別人就是立場?”
葉子農把鏡子放到一邊,說:“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是鏡子,因果律是鏡子,辨別、證明的邏輯和實踐是鏡子。其實真理也不‘是’,‘是’的就不叫真理了,叫定律。出離立場不一定是真理,但一定是不被立場接受的,沒受衆就沒錢賺,這就是硬道理。這種禿頭上的蝨子明擺的事,瞄一眼心裏有個數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