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藺且不解,“爲什麼道能夠應人之所求,可以免去人的罪行?”
莊周回答:“道永遠處在中間,不偏也不倚。我們一旦偏向陰與陽的任何一頭,都會招來災禍。天地間有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那就是陽極必陰,陰極必陽的規律。事物一旦走向極端,必然會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人想要趨吉避凶,無災無禍地過完一生,就必須懂得調和陰陽。只要我們懂得調和陰陽,當用剛則用剛,當用柔則用柔,使得陽健陰順,陰陽相當,剛柔中正,不至於偏向一端,則能有求必應,有罪可免矣!”
“那和自然有什麼關係?”藺且問。
莊周回答:“當然有關係。當我們能夠做到不偏向陰與陽的任何一頭時,允許陰與陽同時存在,便等於處在自然中了。陰與陽本是一體,它們沒有孰好孰壞,就像我們的手心手背,你能說手心好還是手背好嗎?沒有手心就沒有手背,沒有手背就沒有手心。就像我們的身體是由骨頭和肉組成的,骨頭屬陽屬剛,肉屬陰屬柔。若我們的身體只有骨頭而沒有肉,或只有肉而沒有骨頭,那你認爲我們還有可能活下去嗎?陰與陽是構成生命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唯有讓陰與陽同時存在,既不排斥陰,也不排斥陽,陰陽才能合爲一體,這才符合大道。當我們去區分事物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時,就等於偏執一端了,那就不是道了。我們唯有做到不再區分事物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像嬰兒一樣處在混混沌沌,不識不知,無爲的狀態中,道纔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莊周的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藺且完全找不到反駁他的理由,然藺且依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問道:“可人真的能夠做到不去區分事物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嗎?真的能夠處在無爲的狀態中嗎?”
莊周回答:“當然可以。人之所以認爲無爲難,是因爲不願意去做。你不願意,他不願意,人人都不願意,那自然就會覺得無爲很難。其實,人處在無爲的狀態是非常舒服的,人一旦偏離了無爲的狀態,產生了得失心,痛苦也就隨之產生了。無爲並不是說逆來順受,什麼也不能做。確切的說,無爲是一種無有執着的心態。語言文字總有其侷限性,很難表達出無爲不偏執一端的含義。一千個人來聽我講道,可能就會有一千種對道的理解,有時候我也不知道如何準確地表達出我想要表達的意思。無爲從字面上去理解,就好像是什麼都不做的意思,其實這不是無爲真正的含義。無爲的真正含義是指一種無有執着的心態。無爲既非做,亦非不做。而是處在做與不做的中間。既可以做,亦可以不做,一顆心無有執着,此纔是真正的無爲。總之,我說的無爲並不是死板的,而是靈活的。無爲換句話說就是接納一切,不執着於事情的成敗得失,允許一切事情的發生。無爲即是自然,自然即是道。只要天下人人都能夠做到無爲,不再偏離大道,人又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的煩惱?天下又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的矛盾和衝突?道即是通往幸福的大門,離開道,人便不可能擁有幸福可言。”
喜歡莊子傳奇請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莊子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