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在城有點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漢騰也忍不住說道:“紅燜羊肉也非常棒。把羊肉切成大塊,先用油煸炒一下,然後加入各種調料和香料,加水燜煮。煮到羊肉軟爛入味,湯汁濃稠,用來拌飯簡直是人間美味。”
保羅點了點頭,說道:“聽起來真的很誘人。那涮肉又是怎樣的呢?”
賈曉臻笑着回答:“涮肉就更有講究了。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滾燙的火鍋裏輕輕一涮,幾秒鐘後就可以撈出來。蘸上自己喜歡的醬料,入口即化,那種鮮嫩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而且,在喫涮肉的時候,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喫邊聊,氛圍特別好。”
謝莉斯感嘆道:“真沒想到,羊肉有這麼多的喫法,而且當地人還怎麼喫都喫不膩。”
王啓明笑着說:“這就是羊肉的魅力所在。對於草原上的人來說,羊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朱漢騰也表示贊同:“是啊,每一種烹飪方法都體現了當地人的智慧和對美食的追求。而且,不同的季節,羊肉的口感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他們總能在不同的時候品嚐到羊肉的不同美味。”
賈曉臻面帶微笑,眼中流露出對往事的回憶,緩緩說道:“我有一位內蒙古朋友,他常常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那時候,豬肉憑票供應,要是家裏能得到半截五花,那簡直是如獲至寶。” 他邊說邊用手比劃着五花肉的大小,“家裏人會想盡各種辦法充分利用這來之不易的半截五花。他們會先煉出豬油儲存起來,那煉出的豬油香氣撲鼻,在當時可是非常珍貴的。肥瘦相間的部分呢,會用來燉煮,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肉變得軟爛入味,入口即化。瘦一點的部分就用來炒菜,能爲飯菜增添不少香味。要是再節省些,還能做成炸醬拌麪,那味道,至今都讓他難以忘懷。”
保羅好奇地問道:“那在內蒙古,當時的羊肉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賈曉臻笑了笑,繼續說道:“在內蒙古,羊卻從未緊缺過。當地人大都保持着對羊的粗獷而濃烈的熱愛。在他們眼中,只有大塊結實的肉才配得上稱爲羊肉,這才符合遊牧文化的粗野之道。所以,在內蒙古喫羊肉,無需含蓄和矜持,這是對美食的尊重。” 他拿起桌上的水杯,輕輕喝了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