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理會差會的正式派遣信很快寄到,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爲了做充足的準備,柯羅威教士再次前往伯靈頓圖書館,那裏存放着一套完整的《中國通訊》,裏面記錄了關於那個古老帝國的方方面面。就在這次查詢中,他讀到了華國祥的故事,爲這個絕妙的主意而震撼。
他決定效仿這位先賢的故智,自己掏腰包購買了一臺愛迪生公司的最新型電影機和幾盤膠片,準備帶去中國。柯羅威教士相信,這將對他的傳教事業大有裨益,重現華國祥在歸化城的奇蹟。
在這一年的夏天,柯羅威教士帶着他的電影機,和其他九位教士乘坐輪船橫跨太平洋。在旅途中,他找來和中國相關的書籍、公理會雜誌和傳教士的書信,發現這些記載對那個東方大國的描述混亂而矛盾,莫衷一是,就像把許多盒拼圖混在一起,無法拼湊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圖景。
每到這時候,柯羅威教士會放下書本,站在船頭向遠處的東方眺望。他能看到,泛着蒼白泡沫的海浪在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緩慢而優雅地翻卷着,墨綠色的海平面宛如巨大透明的魚缸裏盛滿了液態的祖母綠寶石,虛化的邊界漫延至視線與地球曲面的切點,寬闊到無法用任何東西去比喻它的博大。
就像草原?
柯羅威教士忽然冒出一個古怪的念頭。這一望無際的碧海綠浪,和腦中的草原圖景逐漸重疊。他覺得這個幻想,遠比書籍中的描述更顯得真實可信。
這些雄心壯志的牧者首先抵達上海,短暫休整後又前往北京,住在燈市口油坊衚衕的公理會華北總堂。這裏在庚子事變中曾被義和團燒燬,重修的教堂剛剛落成不久,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四層哥特式建築,四邊鑲嵌着漂亮的彩色玻璃,高聳的十字架尖頂在四周低矮四合院的比照下顯得鶴立雞羣。教堂兩側凸起的幾條灰白色大理石基座格外受當地人青睞,他們把它形象地稱爲八面槽。
教士們在燈市口教堂接受了爲期半年的訓練,學習艱澀的中國官話,學習當地繁複的禮節和習俗,試着瞭解這個古老帝國的一切。柯羅威教士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了耀眼的天分,很快就能生澀地與當地人溝通,可惜他始終學不會擺弄那兩根小木棍。這種叫筷子的食具,就像這個國家的哲學一樣,奇妙而難以捉摸,控制它比控制一匹烈馬還難。
另外一個小小的打擊,是關於電影機的。北京城比柯羅威教士想象中要開化得多。據說在幾年前,那位神祕的中國皇太后舉辦七十歲壽宴,英國人就送了她一臺放映機。可惜在播放過程中,放映機轉速過高,點燃了膠片,引發了一場火災。皇太后認爲這是個不祥之兆,斷然禁止這東西進入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