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家的創始爲孔子。
<blockquote>
孔子宋人,其先亦貴族,避難至魯,其父叔梁紇,獲在魯國貴族之下層。
孔子曾爲委吏,【主倉積出納。】又爲乘田,【主飼養牛羊。】常在貴族家裏當些賤職。【此即孔子之宦。】然而孔子卻由此習得當時貴族階級種種之禮文。
孔子幼年既宦於貴族,故孔子自稱;“我少賤,多能鄙事。”孔子又自稱“好學”,其弟子稱其“學無常師”。郯子來魯,孔子即從之問古官制,是其一例。【事在魯昭公十七年,孔子年二十七。】周室東遷,豊,鎬舊物,散失無存。【昭王二十六年,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其後子朝見殺,未聞取典籍以歸者;或亡於柏舉兵燹中矣,否則左傳成於吳起之徒,起相楚,或猶有見者。】東方諸國,猶得存周禮者惟魯。【衛遭狄禍,渡河而南,殷、周故事亦鮮有存者。】故仲孫湫謂魯“秉周禮”。【閔元年。】祝佗言伯禽封魯,“祝、宗、卜、史、備物、典冊。”【定四年。】韓宣子至魯,始見易象與春秋,而有“周禮盡在魯”之嘆。【哀三年,桓、僖二宮災,“命周人出御書,宰人出禮書。”注;“周人;司周典籍之官。”孔子對魯哀公曰;“文武之道,布在方策。(中庸)又曰;“祀、宋文獻不足徵。(論語)“吾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禮運)又曰:“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孔子居文獻之邦,故得大成其學。【莊子天下篇;“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
</blockquote>
孔子不僅懂得當時現行的一切禮,【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還注意到禮的沿革和其本源。【此包括古經典之研尋,所謂“詩、書、文學”。】孔子遂開始來批評當時貴族之一切非禮。
<blockquote>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子曰:“是禮也?”蓋孔子非不知魯太廟中種種禮器與禮事,特謂此等事與器皆不應再魯太廟中,【如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之類。】故特問以發其意。【此如衛甯武子不答魯文公賦湛露、彤弓(文四年)魯穆叔不拜晉奏肆夏、歌文王(襄四年)之類。】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會諸侯於申,使問禮於宋向戌與鄭子產。向戌曰:“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產曰:“小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子產、向戌皆當時所稱知禮者,然僅止於實際上之應而止。【此亦如術士僅以六藝進身貴族,藉爲宦學友教而止,孔子所謂“小人儒”也。】孔子則對於當時貴族之禮,不僅知道,實別有一番理想,別有一番抱負,欲以改革世道也。【孔子勉子夏爲“君子儒”者在此。儒道之不能產生於當時貴族階級中者亦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