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清議在當時政治下有其不可侮之勢力,從此促成黨錮之獄。
<h4>四、黨錮之獄</h4>
黨錮由於朝士與宦官之衝突,而在黨錮獄以前,朝士與外戚衝突早已循環發生過好幾次。
<blockquote>
外戚依附於王室,外朝士人地位不親接,正議徒招禍殃。往往一帝即位,必袒外戚誅鋤朝士。逮朝士喪氣,外戚益橫,而舊帝崩,新帝立,與舊帝之外戚關係轉疏,乃自謀之宦官。此幾爲東漢前半段政治上一種循環狀態。如和帝時有郅壽、樂恢、【皆以疏彈竇憲致死。】袁安、任隗、韓棱、丁鴻、何敞、張酺。【皆以劾竇氏得罪。惟班固、傅毅黨竇氏。】安帝時有杜根、【以上書請鄧太后還政,盛以縑囊,於殿上撲殺,載出城外得蘇,逃爲宜城山中酒家保。積十五年、後鄧氏廢,杜根始起用。】楊震、翟酺、陳忠。【皆諫楊氏擅權,不納,楊震爲之自殺。】順帝時有張綱、朱穆、皇甫規、【皆諫梁氏擅權。】陳蕃、延篤。【以殺梁冀賓客遷免。惟馬融爲冀作表,崔瑗亦黨冀。】此等皆不畏強禦,耿耿忠直,以正氣大義與黑喑勢力相鬥爭,雖屢受摧挫,然士人勢力之逐步成長,實胥賴之,當時士大夫自有一段不可磨滅之精神,亦不可純由外面事態說之也。
</blockquote>
及宦官勢盛,朝士爭彈對象,乃始轉向。
<blockquote>
順帝時, 孫程等徙遠縣,司徒掾周舉謂司徒朱倀:“朝廷非程等豈立?如道路夭折,使上有殺功臣議”,倀遂諫止之。時稱“五經縱橫周宣光”,周亦名儒。自此以前,朝士尚有袒宦官者。及梁冀敗,宦官勢盛,朝士鋒芒,乃轉向宦官。
</blockquote>